父母應該主動和孩子多交流,不要用質問或者長輩的口吻,就是跟聊天一樣。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系就應該是朋友,不是別的。孩子不喜歡和家長溝通怎么辦,和孩子多表達自己的情感,愿意分享自己的“秘密”,孩子才能慢慢接受你,才愿意和你溝通交流。
孩子不喜歡和家長溝通怎么辦
1、不要打罵孩子
不要隨意指責,更不要頻繁地打罵孩子。
這些都是非常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做法,而且如果父母長期采用這樣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那么孩子肯定漸漸地也會遠離家長,并不是說父母不能夠指出、糾正孩子的錯誤,而是父母的方式方法,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而且就事論事很重要,不要把以前的問題也扯進來,這樣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不管我怎么做,父母都不滿意的想法。
2、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蹲下來不只是在生理的高度上盡量地和孩子保持相同的高度,而更重要的是指心理上的高度要平等,是以平等的態(tài)度和眼光,用認真而親切的態(tài)度,把孩子看成一個需要尊重的獨立的人。蹲下來表明一種態(tài)度,我們是否把孩子真正當作和自己一樣,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
3、多鼓勵孩子
賞識孩子的刻苦努力,不要因為孩子做不好就各種的指責,指責多了孩子就會越發(fā)不自信,他會認為他做什么都做不好,做了就會被嘲笑和指責,于是他就會選擇寧可憋在心里也不愿說出來,長期下去孩子的性格只能會越發(fā)孤僻,內心無處釋放也會變得越發(fā)壓抑。
孩子不喜歡和父母交流的原因
1、說了也沒用
這是一種相對絕望的狀態(tài),因為孩子在表達自己的需求,但總會被無視,或者被義正言辭地壓回去,讓他覺得自己有需求是一種罪惡。殊途同歸,無論何種原因,其本質就是孩子在于父母交流的過程中,所體驗到的只有壓抑。
2、家長總是命令孩子
如果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交流,那么父母可以想想,平時是不是總是以大人的身份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不愿意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或者平時嘮嘮叨叨,讓孩子覺得和父母溝通沒有用,所以才干脆懶得溝通。
3、父母沒有把孩子當做個體
孩子不喜歡和父母交流,很多時候是因為,作為父母的我們,沒有更好的把他們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不能很好理解孩子的行為。
孩子不喜歡和家長溝通怎么辦,找一些可以和孩子交流的切入點,引導孩子將心中所想表達出來。讓孩子從最信賴的家人中獲取情感依賴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