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積極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不要過于溺愛孩子,也不要過于嚴格;2、不要高標準要求孩子,要讓孩子看得到希望,樹立孩子的自信心;3、理性管教孩子,不要把責任推脫給其他人;4、學會耐心傾聽孩子的聲音,尊重孩子的想法。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1、給孩子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
哪個家長不想給孩子創造健康的家庭環境?但實際上,對于家長來說也沒那么容易。比如,有的家長過分溺愛、嬌慣、順從孩子,由著孩子任性,養成了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有的家長之間經常在孩子面前爭吵,破碎的、長期分離的家庭更讓孩子缺少歸屬感。如果家庭變化不可避免,家長更要重視對孩子的安慰疏導,盡量不要采取疏于管教、溺愛、過分嚴厲等錯誤做法,更不能因家庭破裂而遷怒于子女。
2、讓孩子感受到希望
家長們都是對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有的家長把這種希望都轉化為了給孩子的精神壓力,卻沒有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希望。家長要明白,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給予及時的肯定,告訴他們“干得好”,“太棒了”。即使孩子一時沒有做好,也要善于用鼓勵的話語讓孩子看到希望。這就是采用希望法則來激勵孩子。但是切忌不可高標準要求孩子,這樣會適得其反,使孩子喪失自信心。
3、理性管教孩子
有的家長愛對老師說:“以后就把孩子交給你了!”還有的家長因為工作忙,平時對孩子不聞不問。這些都是不對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作用無人可以替代。孩子天生對家長有依賴感,家長給予孩子應有的教育、陪伴和關懷,孩子才會有安全感和被支持感,遇到問題會求助于家長。因此,家長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脫自己的管教責任。但這種管教應該是建立在親情之上的,人性化、科學而理性的。
4、學會耐心傾聽孩子的聲音
家長平等地對待孩子,給他們發言權,傾聽他們的聲音,他們才會說出真實想法。如果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視他們的心聲,久而久之,他們會不敢對家長說真話,不愛與家長交流。而且,家長是孩子的老師和榜樣。如果家長不耐心傾聽孩子的話,孩子也會效仿,不肯聽大人的話,以至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