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教養方式有以下幾種:1、權威型,這類父母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2、溺愛型的父母,這類家長喜歡無限縱容孩子的行為,把孩子看的過于重要;3、忽視型父母,這類家長對于孩子不關心,讓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
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哪些類型
1、權威型
這是一種具有控制性但又比較靈活的教養方式,可稱之為民主型。這種類型的父母會對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且會謹慎地說明要求孩子遵守的原因,保證孩子能夠遵從指導。權威型父母會努力“看見”孩子的需求,更多地接納孩子的觀點并給予回應,他們還會征求孩子對家庭事務的意見。
2、遷就縱容型
這種教養方式就是我們常說的溺愛型,是一種接納且放縱的教養方式。這種類型的父母有較少的要求,允許孩子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沖動,但不能夠密切監視孩子的行為,很少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堅決的控制。缺乏規則,無限制滿足,尤其在物質滿足上缺少限制。
3、不理睬,忽視型
這一類父母不要求,也不回應。對于父母的職責他們沒什么興趣,對孩子漠然、拒絕,親子之間缺乏交往和溝通。他們在孩子生活中的參與度很低,即使孩子在某件事上表現得很突出,他們也不會給予夸贊。相比較于關注孩子的生活,這類家長更在意自己的需求。忽視型教養方式會對孩子的發展帶來極為負面的影響,可能會一直持續到青春期和成年期。
怎么教育好孩子
1、學會贊美孩子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贊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不過贊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和金錢來獎勵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那些獎勵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
2、耐心傾聽孩子的聲音
沒有什么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關心。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手邊的事情,專心聽他說話,不要中途打斷他。陪孩子去上學的途中和哄孩子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3、凡是有原則
規則就是界限,明確了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吃飯的時候有吃飯的規則,在公共場所需要遵守公共場所的規則。規則約束了孩子的行為,卻也保護了孩子,比如遵守交通規則可以使孩子安全通過馬路。規則避免了孩子犯了錯再反復糾正,減少了家長與孩子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