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刻制止孩子的打罵行為
在孩子因為某些原因對父母出現打罵這樣的行為的時候,身為父母一定不要縱容孩子,這個時候父母的第一時間是嚴厲的制止孩子的行為。孩子只有五六歲,就算是性格再不好,父母過于嚴厲的語言還是有一定的威懾力的,所以你完全不用擔心孩子不聽你的話。如果正在打罵父母的孩子真的不聽你的制止繼續自己行為的話,你可以采取強硬一些的措施,讓孩子明白此時你的情緒,讓孩子知道你的威嚴。
2、家里人同時給予孩子嚴重警告
比如孩子和自己的媽媽出現打罵的現象,這時候身為家里的其他人,比如孩子的爸爸,亦或是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只要看見了,就要給予孩子嚴重的警告,和媽媽一起制止孩子的行為,這樣孩子才會意識到自己可能犯了很大的錯誤惹來了“眾怒”。如果家里的其他人不但不警告孩子,反而在一邊嘻嘻哈哈的看熱鬧,甚至是縱容孩子的行為,那么我可以告訴你,這個孩子以后一定會是打爹罵娘的“好孩子”。
3、讓孩子冷靜下來問其原因
孩子就算是再任性,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出現打罵父母的行為,那么一定是有原因的。而這些原因幾乎都是因為孩子的某些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孩子霸氣撒到父母身上,亦或是孩子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宣示自己的任性或者自我個性。雖然父母很明白孩子出現這些行為的原因,但你也必須讓孩子親口說出來,在孩子訴說的階段,你也能根據孩子的表現,找出讓孩子“信服”的措施。
4、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
有時候孩子會跟著大人學,或者是跟著別的小朋友學,甚至是動畫片里的那些鏡頭,用打或者罵的行為,來宣泄自己的某些想法。這時候你要慢慢的引導孩子,告訴孩子他想要表達的事情,其實有一個真正的解決方式,比如安靜的和父母說明白,這樣的方式,才是一個好孩子該有的方式,而打罵父母,則是一個壞孩子的行為。在孩子眼里,人只能用好與壞來區分的,所以壞孩子這三個字,是孩子不愿意聽到的,更不愿意用來形容自己,那么孩子自然會收斂自己的行為了。
5、引導孩子懂得父母之恩
在孩子冷靜的時候,或者在平日里,要加強對孩子的感恩教育。給孩子講講他在媽媽肚子里的那些事情,媽媽是如何的難受,在生寶寶的時候,媽媽遭了多大的罪,爸爸媽媽又是如何辛苦照顧他的,等等。當孩子滿滿懂得這些之后,自然會學著疼愛爸爸媽媽,哪里還會出現打罵父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