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是孩子學習生涯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然而,很多處于高中階段的孩子對學習不是很感興趣,那么,高中孩子厭學怎么辦?
1、基礎差
原來底子薄弱,對教師講授的新知難以理解難以消化。這樣,舊緒未了又添新愁。學習起來便十分吃力缺乏自信與動力。加之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尤其高中生,不單是坐在教室聽老師講課,還要面對老師的課堂問答等各類雙邊活動、海量的作業練習、各類大小測試等學情反饋模式。
所以,底子薄的學生在舊賬新愁的煩擾中,頻添了許多關乎知識難以掌握外的諸如老師的談話、家長的指責、同學的不屑等新的思想包袱與壓力,最終導致厭學。
2、受了不利環境的影響
現在高中學生,雖說有了自己的想法與判斷,但尚處在人生青春轉拐的危險期。由于身心的變化及不利環境的誘感,難以甚至壓根不愿拒絕,以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3、沉迷手機而厭學
孩子沉迷于手機而厭學,也就是手機癮的問題,其實這與過去的孩子沉迷于網絡或者沉迷于電視一樣,現在的孩子更容易沉迷到手機游戲里面,這是幾乎每個孩子都會遇到的。
1、要和孩子做朋友
我們做家長的,要和孩子做朋友,不能以勢力壓人,要和孩子談心,要看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學習,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我們都一樣,所以有什么事情反過來想一下,就能體會其中的意思。要互相理解,因為傷心的滋味很難受,心要是涼了,就要用好長時間才能暖熱!
2、讓孩子們改變觀念,接受自己
讓厭學的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自我價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家長要認真發現厭學學生良好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從積極的方面加以肯定,并不斷加強,讓他們在比較中接受自己,認識到自己不是沒有希望,而是能學好,相信自己也有能力、有前途并受到尊重,從而改變自己的無能觀念。
3、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
老師,尤其是家長應該及時想辦法輔導學生的功課,如果工作忙和有條件的可以請家教。只有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才能讓他們擁有學習自信心,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自信就會產生。
孩子高中階段是一個小的轉折點,對于高中生孩子厭學家長怎么辦,家長要給孩子更多生活上的關心,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只關心自己的學習,這樣會讓孩子對學習更加抵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