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做錯事情的時候,有些急脾氣的家長直接會動手打罵孩子,這樣做不僅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那么,孩子犯錯時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孩子犯錯時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1、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的錯誤
接納是一切改變的開始。家長們要學會把錯誤當成幫助孩子成長的新契機,當家長發現孩子犯錯誤時,可以悄悄地對自己說:太棒了,我孩子成長的新機會又來了。有了這樣的心理建設之后,相信當你再次面對孩子的錯誤時,就不會如臨大敵,驚慌失措了。
2、幫助孩子分析事情
很多孩子有時候并不清楚自己錯在哪里,這時候家長需要在孩子冷靜下來后,與孩子一起回憶、分析事情發生的前因后果,讓孩子知道自己究竟錯在哪里,引導孩子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最后明確告訴孩子犯這個錯誤的后果和嚴重性,以及應該如何彌補等,再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3、家長做好榜樣作用
一些家長總是居高臨下地教訓孩子,自己卻從來不檢討自己的行為,一旦自己犯了錯,也不會主動向孩子道歉?!吧斫獭北取把詡鳌蓖哒f服力。作為家長,無論是在與他人相處,還是在與孩子的相處中,也難免會犯錯。這時,父母也應該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
4、適當對孩子進行懲罰
孩子犯了錯誤,無論有心還是無意,都要受到懲罰。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雖然他不是故意的,也應該告訴他,這是他的過錯。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就要受到懲罰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應,否則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難保證實施的有效性。懲罰的“量刑”必須合乎孩子的行為。懲罰過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輕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為戒。因此懲罰孩子要以達到目的為原則,既不能輕描淡寫,又不能過于嚴厲傷害孩子。
5、不要一直拿孩子的事情說
有些家長訓教孩子喜歡沒完沒了,而且還時不時地問孩子“我的話你聽見了沒有?”,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別無選擇地說“聽見了”,孩子之所以說知道了,只是順著家長的意思,為了早點結束訓斥。但是,下次孩子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務必切記要改掉愛嘮叨的毛病,凡事點到為止。
孩子犯錯時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犯錯誤這是家長避免不了的情況,不僅是孩子有時候大人也會犯錯。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犯錯時,要學會接納孩子的錯誤,及時引導孩子改正錯誤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