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兒時期開始,孩子便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也會有他自己的想法或意愿。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時他的想法或行為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長。這時候家長如果對孩子的行為加以阻攔或限制孩子自然就不聽話了。那么,孩子好動不聽話如何教育?
孩子好動不聽話如何教育
1、順應孩子的天性,引導孩子成才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每個孩子都愛玩。在玩中,孩子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交流能力,都會得到發展。
家長要引導孩子,陪伴孩子,多玩一些有趣的智力游戲。讓孩子在玩中,學會知識,玩得有意義。這才是智慧家長,應該做的事。
2、樹立榜樣,做孩子學習的楷模
很多家長,都想讓孩子聽自己的話??墒?,家長是否反思過自己的言行,能否做孩子的榜樣?一個每天嘮嘮叨叨,從不學習,言語粗暴,格局狹小,目光短淺的家長,如果孩子什么都聽你的,他怎能讓自己變得優秀?怎能成才?
家長給孩子最好的愛,莫過于心靈的溫暖;家長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莫過于以身作則。家長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家長首先就要去做這樣的人!
3、多參加排體育活動
研究表明孩子的運動持久力和專業運動員水平相近,沒有疲憊感,家長可以合理安排孩子一些體育活動增強鍛煉,同時又可以釋放他多余的精力,神經系統和體育活動進行調整,孩子就會更加穩定注意力集中。
4、家長要堅定的陪伴
專注力的陪伴需要家長一起來訓練,一起搭積木,做手工,做有吸引力的事情,家長要多鼓勵和表揚,少批評,堅持正面引導,提高孩子注意力的質量。
5、用自然后果懲罰孩子
孩子犯了錯,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后果。對于年幼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時,孩子還需要自己來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孩子好動不聽話如何教育,教育孩子父母是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有很大影響,父母應采取誘導和投其所好,獎罰分明,鼓勵的方式,小孩子大腦就向一張白紙,見什么事物都新鮮,對與錯沒有分變能力,做的對應該鼓勵培養興趣,開發思維能力,說服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打罵只能增加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