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孩子肯定都有過“偷”家人錢的經歷,家長們為此煩惱不已,仿佛在他們眼里,好孩子不會“偷”家里的錢,偷是一個帶有不良品質的動詞。但實際上,對于孩子來說,錢并不是“偷”家里的錢并不是成人世界中成人規則下的偷,孩子只是悄悄地拿走了家里放在某個他知道的地方的錢,注意“悄悄”和“偷”,暴露的孩子還沒有過規矩,也不知道大人世界的規矩。那么,初中孩子叛逆偷家里錢怎么辦?
為什么孩子會“偷”家人的錢
1.孩子們需要錢去購物。偷錢的孩子一般都在初中生,正是青春期叛逆的時候,此時的孩子已經享受到了金錢帶來的一些滿足。當他們有需要的時候,比如買零食,他們就會想到需要錢。
2.家長沒有照顧到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購物需求,在零花錢的分配上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3.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接受過相關的教育,父母也沒有教育到位。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逐漸與父母“劃清界限”,從身體斷奶到精神斷奶,當父母發現孩子與社會有一點點接觸,比如上學,朋友等,慢慢告訴孩子成人世界的規則,在“偷錢”中
一方面,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財產”觀念。幫助孩子區分產權,引導他建立“你的”、“我的”、“他的”的概念。例如,在家里,父母應該告訴孩子什么是父親的,什么是父母的,什么是孩子的。
那么,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偷錢,你該怎么辦?
1.記住一個原則——私下解決,不打孩子不讓孩子當眾
一旦發現孩子偷竊、毆打、責罵,或者當眾責令孩子認錯,責罵孩子,使孩子不敢再犯。其實這是在羞辱孩子,給孩子帶來的只是自卑和恥辱,讓孩子對大人失去信任。不要挖過去,重復,隨意。如果事情結束了,不要再提了,也不要在發現孩子又拿了什么東西的時候說“你又從哪里偷的”,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不要向別人傾訴,給你的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教育家盧梭曾說過:“尊重孩子,不要急于評判他的好壞。”
2.引導孩子勝過教育孩子
正如我所說,孩子多半是為了自己的錢不能滿足你“偷”錢的欲望,基于此,家長不妨重新審視孩子的零花錢是否合理,如果可以,可以適當增加了津貼,作者還偷了一點錢買零食回家吃,媽媽,媽媽讓我幫我刷碗,刷了五毛錢,雖然幾天沒刷,但是既然那么,作者從來沒有偷過家里的錢;如果零花錢分配得當,那么父母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平時的購物不奢侈,讓孩子養成不良的消費習慣,如果是這樣,家長和孩子就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理性消費;如果孩子認為家里的錢可以拿去花,又不能讓父母生氣,那就要認真告訴孩子錢是父母的,不能隨便拿,必須征得父母同意。
不管是對大人還是對孩子,金錢的“吸引力”都是很大的,作為家長,教育孩子應該按照孩子的思維去思考,按照大人的方法去做,凡事要尊重孩子為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