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等、尊重的親子溝通
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定要要求孩子這樣做或者是那樣做,這對少兒時期的“叛逆”可能還有效,可是對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一定而用都沒有,反而還會引起孩子很大的反感。
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平等地對待孩子,學會尊重孩子、學會傾聽,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親子關系也是一樣,你尊重我同樣我也會尊重你,你總是拿著自己的觀點來要我做到這兒做到哪兒根本不可能,教育孩子也是一樣,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懂得了維護自己的尊嚴、自尊心,當父母觸碰到自己那自己認為的底線的時候孩子就會爆發,出現叛逆的現象。
2、關于孩子的學習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在學習和工作等方面都是出類拔萃的,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所關注更多的可能都是孩子的學習方面,對孩子學習要求太過于嚴格,這給孩子心理無疑是造成了一種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情況到最后就會演變為孩子會厭學、輟學甚至不愿意去學校等等,更為嚴重的很可能是孩子會“離家出走”。
3、主動與青春期孩子進行“溝通”
父母主動與孩子進行“親子溝通”,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學校發生的事情、孩子的心理狀況等等做到完全的了解并及時的給出教育引導方法。
4、父母應該加強學習
主動的去學習了解13歲進入青春期之后女孩的心理發展特點,這樣能夠更好的去了解女孩的一些行為,并且能與其更好的相處。
5、父母主動的改善對待孩子的方式
多數父母習慣用命令式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但孩子在13歲進入青春期后,其獨立意識增強,很難接受命令式教育,所以,父母應該改善之前的教育方式,盡量嘗試平等對待孩子。
6、平時多鼓勵孩子
13歲的女孩會特別的敏感,且缺乏自信,所以往往才想通過叛逆行為去證明自己。如果父母平時多關注孩子的優點,多鼓勵孩子,則孩子能夠增強自信,就會減輕叛逆行為。
7、多組織假期旅游活動
13歲的女孩表面上表現得很叛逆,但往往心里有比較多的煩惱和壓力,家長應該在假期多帶孩子出去旅游、散心,既有利于親子關系,也有利于幫助孩子減輕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