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私的父母該怎么辦?如何教育,如何糾正孩子?自私是一種不良的心理狀態,對兒童的心理發展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家長也不必過于驚慌,因為孩子還小,處于可塑性強的時期,家長可以耐心細致地引導他們,幫助他們改掉自私的壞習慣。
父母如何幫孩子糾正自私
1.教孩子與人分享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父母就應該向孩子展示分享的好處和給予的樂趣。比如你在家吃蘋果,你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爸爸和寶寶三個人,每人一個蘋果。從長遠來看,孩子們會養成與家人分享他們吃的任何東西的習慣。
2.玩游戲克服自私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戲,扮演不同的角色,幫助他們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通過這樣的游戲,孩子們可以體會到他們與周圍人的關系,比如父母如何愛他們,醫生如何照顧病人等等。可以讓孩子體會別人的感受,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才能為別人著想。
3.適當滿足孩子的要求
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去滿足他所有的要求。父母應該有選擇性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必須堅決、明確拒絕孩子提出的不切實際、不合理的要求,并說明拒絕的理由。
4.鼓勵孩子的人際交往
孩子需要友誼和伙伴,但現在大部分孩子家里沒有兄弟姐妹、鄰里聯系太少等原因,很多孩子整天一個人待著,缺乏與人相處的機會,這種孤獨的環境會導致以自我為中心。要改變這種狀況,父母需要鼓勵和指導孩子與同齡人建立友誼,參與社交互動,并向他們表明他們關心他人并從中獲得樂趣。
5.利用情境教孩子
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安排更多的場景。當事情按照父母設計的場景發生時,如果孩子犯了錯誤,父母應該及時糾正。這種方式可以直接教會孩子如何照顧他人,如果父母生病等情況,孩子就會知道該怎么做。不僅有助于培養孩子克服自私的消極特征,還能培養孩子為他人著想、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6.家長要注意以身教
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榜樣。在平時的言行中,如果父母表現出對他人的幫助或熱情、關愛的態度,都會影響到孩子,使他們也學會如何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父母應該記住,自私的父母只會培養出自私的孩子,不應期望為他人著想。父母愛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學會關心他人,不能做任何事只為自己著想。需要明確的是,父母的過度溺愛不是真正的愛,不要用自己的無私來換取孩子的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