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未來,所以一旦發現孩子有膽小和敏感的傾向,爸爸媽媽要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心態,走出膽小和敏感的怪圈。那孩子膽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小孩膽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孩子面前吵架,孩子的性格往往受家庭環境和父母的影響。在外人眼里,夫妻在家里吵架是很正常的事,但在孩子眼里,他們不明白自己最愛最疼愛的兩個人為什么突然像仇人一樣互相攻擊,他們分不清哪一個是對的,哪一個是錯的。而如果爸爸媽媽因為他吵架,孩子會感覺更糟,他會覺得自己像個壞孩子,做噩夢,在課堂上心煩意亂,在其他孩子面前自卑。所以當有孩子在場時,無論多么生氣,父母都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這會給他們幼小的心靈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1、給孩子施加“暴力”
“暴力”不僅指身體上的暴力,也指語言上的冷暴力,有時冷暴力是最傷人的。有的孩子很“固執”,爸爸媽媽讓他往東走,他只想往西走,你說什么他就反對你,有時還頂嘴,很叛逆。
有的家長認為打一頓就老實了,其實不然,這樣更容易刺激孩子的叛逆心理。也有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不聽話時,選擇了相對溫和的方式——冷暴力。
當孩子遇到不能做的事情時,作為父母應該鼓勵孩子,慢慢教他,讓他掌握技巧,而不是一味的放棄,一味的放棄是沒有用的,靜下心來和孩子一起做,還可以增進孩子之間的感情。
2、圈養孩子
很多家長,怕孩子一個人出去惹麻煩,和別的孩子一起玩會吃虧,學不好等,所以經常把孩子關在家里。這種人為地限制孩子外出和與他人交往的機會,會間接將孩子從嬰兒時期的“膽小敏感”現象延續到幼兒時期,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教會孩子如何認識危險,學習一些保護措施,給他們成長的空間。
作為父母,我們的工作不是一天24小時照看孩子,而是賦予他們面對世界的能力和信心。
3、給孩子“哭窮”
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有時會對孩子說:“為了給你這節課,我和你爸的口袋都花光了”,“不如不生你,養你都累死了。”有些事情,父母只是說說而已,但在孩子的心目中,他們并不這么認為。帶著孩子“哭窮”,讓孩子體驗生活的不易,前者可能對孩子的內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哭窮”會讓孩子覺得我家窮,我的生活很凄涼,我不如其他的孩子。
而讓孩子體驗生活就是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的每一分錢,每一件事,都是來之不易的。兩者之間存在根本區別。所以,很多時候“哭窮”并沒有給孩子帶來更刻苦的學習,帶來孩子膽怯敏感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