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自己吃飯。你說你不會用勺子!孩子想自己穿衣服。你說太久了!孩子想自己上廁所,你說太臟了!最后,家長還指責孩子自理能力差,還尋求各種老師、專家如何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得不說這樣的父母,真的應該反省自己!那么,造成孩子不能獨立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孩子不能獨立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不能獨立,多半是這3個原因:
一、放縱過度是獨立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因為父母的工作很忙,大多數孩子都會有爺爺、奶奶、保姆來管理孩子的日常生活。喂食、幫助排便、穿衣脫衣已經成為成年人的職責。孩子的獨立意識基本沒有建立,形成依賴心理,導致孩子發展緩慢。
二、家長讓孩子缺乏鍛煉機會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孩子這樣的要求:我要拿,我要煮,我要洗,我要吃……孩子們經常表達這樣的無奈。有句話叫“做對是快樂,做錯是體驗”。班上的一個男生說:真是一頓美餐!看著真惡心。你用的是多么丑陋的勺子!相反,孩子不敢嘗試新的食物,甚至不敢挑戰。你在家吃什么?怎么吃?什么?成為老師的難題!
三、缺乏耐心兒童運動精細,小肌肉發育不完善,自控力差,手眼協調能力差,生活經驗不足。給孩子更輕松愉快的環境,地板上的玩具需要清理嗎?你想把桌子上的米粒收拾干凈嗎?你需要整理凌亂的衣服嗎?多一點耐心,少一點急躁;更多的時間,更少的擔心;多加小心,少擔心!而且您不必擔心穿好衣服去上班。
缺乏獨立性對孩子的影響:
1.無法適應家外的環境孩子在家里可以完全依靠父母,但離開家進入學校和社會就必須依靠自己的能力。而缺乏獨立能力的孩子失去了家庭會依戀,或者會抑郁,對社會生活完全失去信心,通過逃避的方式拒絕進入社會;或者比別人更費力去適應。但是因為后者比前者難很多,所以大多數缺乏獨立能力的孩子選擇逃避。
2.變得自卑缺乏獨立能力的孩子是少數,上幼兒園、小學就可以意識到自己的差異,同齡人可以獨立吃飯、獨立廁所、獨立作業、獨立整理房間,而他們自己只能依靠老師的幫助。
當孩子知道自己缺乏獨立能力時,會像其他小伙伴一樣產生自卑感。而自卑也會導致內向、內向等性格特征,形成惡性循環,讓孩子越來越不愿意與他人接觸。
3.沒有安全感不獨立的孩子往往喜歡躲在更堅強的人后面,這讓他們更有安全感。但如果要求他們自己處理問題,他們就會表現得很糟糕,以至于他們不相信自己可以把事情做好。
獨立對于未來的人才至關重要。造成孩子不能獨立的原因是什么,這和父母上面的行為是分不開的。獨立是成長,是孩子走自己的路。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就是陪伴孩子,鼓勵他們,在他們沮喪時表揚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