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用倔強這個詞來形容老人,因為老人的思想比較老,比較死板,不容易接受新事物,自然不知道如何變通。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都表現出固執的一面,他們的思維模式往往是固定化。他們在所有事情上都陷于陳規之中,并且在可能的時候仍然不懂變通,這是否是一種優勢,那么,對于不會變通的孩子如何引導呢?
孩子不懂變通的原因
1、父母要求太高
根據心理學研究,當父母通常要求過高時,孩子往往更容易產生不懂變通的思維。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發現,當父母要求太高的時候,孩子往往沒有自己的想法,只能一味的跟著父母走,父母讓他們東去,堅決不敢西去。
所以當他們的父母突然不在身邊引導他們時,他們往往像無頭的雞一樣不知所措。
2、父母比較固執
現在思想越來越開放,但還是有一些家長思想比較固執和僵化,做事要循規蹈矩,這樣的家庭往往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
3、家規太嚴
只有給孩子定規矩,才能更好地成長,但有的家長總能畫蛇添足。
規矩已經很嚴了,但家長們還是覺得還不夠嚴。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只能聽從父母的意見,逐漸失去了思考的習慣。
對于不會變通的孩子如何引導
1、養成思考的習慣
孩子不懂變通,家長會很著急,這時很容易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沖孩子大吼大叫,希望用自己的權威來逼孩子改變。這顯然為兒童樹立了錯誤的榜樣。父母只有在遇到事情時冷靜,才能找到最合適的教育方式,才能讓孩子真正改變。
2、不要隨意安排孩子的事情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對于同一個目的地,有很多路線可供選擇。路雖然有近有遠,但最終都到達了目的地。
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是一樣,孩子的成長有快有慢,家長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拔苗助長,而是要讓孩子去嘗試,按照他們的步驟一點點進步。
當然,孩子缺乏變通能力,家長也可以告訴孩子同樣的情況如何處理,讓孩子知道沒有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到最后。只有讓孩子選擇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才能讓孩子真正獲得,讓他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3、學會與孩子溝通
父母和孩子要采取很多方式來交流,有時父母會說字面意思,但有時父母會采取挑釁性的方式,或者故意用一些語言來刺激孩子。
如果雙方缺乏溝通,那么孩子會接受父母說的一切,他們沒有判斷能力,他們會認為父母說的都是對的,所以他們會固執地去做,不懂得變通。對于不會變通的孩子如何引導,只有父母愿意花時間與孩子溝通,讓他們知道沒有什么是絕對的,如果一種方法行不通,請嘗試另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