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媽媽抱怨他們的孩子在學習上有問題,他們不想多思考,不想嘗試去弄清楚,他們想要有人告訴他們,直接告訴答案,任何引導的話都不聽,那么,如何引導孩子善于思考?
不思考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沉迷于電子產品
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子產品越來越受歡迎。成人和兒童都變得非常依賴手機、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對于孩子來說,一旦對電子設備上癮,很可能會產生心理惰性。由于孩子們在虛擬世界中的經驗枯竭,他們往往不愿意在現實世界中積極思考和解決問題。
2、經常被父母打罵
此外,經常被父母打也是導致孩子思維慣性發展的重要原因,因為父母太強勢,孩子在生活中會缺乏安全感。他們可能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所以不愿意也不敢獨立探索世界。
久而久之,這種恐懼就會變成一種習慣,一種讓孩子放棄思考的習慣。
3、父母的縱容
孩子思維慣性發展最重要、影響最大的原因,就是父母的縱容。現在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對孩子也是百般呵護,為了孩子做什么,生怕孩子受到一點傷害。
殊不知,這種父母的呵護,會讓孩子逐漸失去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得不愿思考。很多父母雖然知道溺愛孩子是不對的,但往往意識不到溺愛孩子,所以總是在無形中引發這些問題。
如何引導孩子善于思考
1、鼓勵孩子
父母不應該限制孩子可以做的事情(危險和錯誤的事情除外)。如果孩子失敗,父母要鼓勵他,幫助他找出失敗的原因,鼓勵孩子克服困難,避免失敗。
2、讓孩子多應用多練習
應用實踐能力的核心思維過程是“遷移”。心理學中對遷移的解釋是“將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應用到新的情境中”,以及“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等中國古語,都是這種思維轉移過程的表現。
3、做一個“懶惰的父母”
我們習慣于照顧我們的孩子,以至于我們經常忘記放手。如果孩子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的很周到,從來沒有想過有什么需要孩子去考慮,想辦法解決,去處理。
漸漸地,當孩子再次遇到麻煩時,他們也不愿意多想,只能依靠父母的幫助。從長遠來看,這會扼殺孩子的思考能力,更不用說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如何引導孩子善于思考,父母應該讓孩子分擔一些家務或工作,這會對他們的心理和精神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總之,在育兒過程中,我們家長要注重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獨立思考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也讓孩子受益終生,而不思考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家長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我相信,如果我們用正確的方法,以耐心和理解的態度去面對孩子,孩子會給父母一個驚喜,不會讓父母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