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里的寶貝。他們會比父母更嬌生慣養,這樣他們的脾氣就會變大,孩子就會很固執,不服從安排。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現象。作為家長,你需要以身作則。慢慢引導孩子的脾氣。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家長不要容忍,要給予正確的指導。
11歲孩子脾氣倔強怎么辦
孩子脾氣倔強怎么辦,如何引導一個倔強的孩子變得不那么倔強?
1.父母以身作則
孩子是你的鏡子,你可以從孩子身上看到大人的影子。如果孩子很固執,大人也應該檢討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尤其是在孩子面前,要注意樹立善良、慷慨、易于溝通的形象。當你和孩子說話的時候,不要只是發號施令。當你遇到有不同想法的孩子時,要注意傾聽孩子的聲音,并耐心與孩子交流想法。
2.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外部環境,尤其是家庭環境,家庭對孩子性格的發展非常重要。在和諧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會發展出更健全的人格。相反,家庭氣氛不好,父母經常吵架,孩子的個性發展就會有偏差。
3.不要打也不要罵,溝通才是最重要的
語言交流是建立和諧關系的前提,也是讓孩子充分了解他人,改變倔強性格的關鍵。通過語言交流,讓孩子不要拘泥于某一個想法,讓孩子知道完成一件事情有很多選擇。
先讓孩子冷靜下來。當孩子們開始發脾氣時,他們通常會制造噪音。此時,試圖與孩子溝通是無效的。家長可以故意忽略孩子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在孩子的脾氣放松、平靜下來的時候,與孩子溝通、講道理。
4.適當地讓孩子嘗到倔強脾氣的后果
當孩子脾氣倔強,堅持要做某事時,如果孩子判斷沒有危險,父母就讓他嘗試。如果失敗或造成后果,讓孩子經歷倔強脾氣造成的損失,抑制孩子的倔強。
注意對大一點的孩子的同理心。如果孩子已經到了一定的年齡,有了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那么你應該注意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也要注意加入你的同理心的內容,讓孩子知道你也在考慮他的想法。同時,父母要會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意見,讓孩子能夠清楚地理解父母的想法。
5.堅持原則
通常為孩子劃定的底線不要輕易被打破,也不要被妥協。如果父母沒有原則,就會使孩子顯得困惑。如果孩子無意中發現吵鬧讓你無法堅持底線,下次他會用同樣的方法強迫你服從。我們必須知道,堅持原則是讓孩子主動放棄“固執”的最好方式。
倔強的孩子往往自尊心更強,有更多的自己的想法,這未必是一件壞事,但更應該注意引導和教育的方式。
孩子脾氣倔強怎么辦,面對這樣一個孩子,不能忽視它。根據情況放慢節奏,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傾聽孩子的聲音,認識到孩子在錯誤之外的閃光點。讓孩子“軟”下來,這樣僵局就可以解決,孩子也可以得到正確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