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于朦朧時期,更為復雜的抵抗階段。孩子不聽話應不應該打?我相信很多家長都在為這個問題而掙扎。不打,不聽話;打,怕打得更不聽話。以下解決辦法希望能幫到你。
孩子不聽話應不應該打
1.父母反省自己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當你看到孩子犯錯誤時,不妨先離開現場,冷靜地回到自己的行為上來,看看是否有不當行為引起孩子的學習。誰更負責任,我們的孩子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嗎?坦率地說,在最熱的時刻,不要管孩子。
2.坐下來和你的孩子談談
跳探戈需要兩個人。一切都有因果關系。父母冷靜下來后,不妨問問孩子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孩子般的純真是值得保護的,有時候他可能只是想給你一點自己覺得好吃的,從而把家搞得一團糟。如果孩子犯了錯誤,認真地和他分析原因,告訴他哪里錯了,并且必須讓孩子辯護。
3.不要因為孩子的期望值不同而懲罰他們
你希望你的孩子得到100分,你的孩子得到95分。沒有達到他們的期望,很多家長會因此開始毆打自己的孩子,但你沒有想到爸爸媽媽,孩子考試不及格有沒有家庭的原因?
4.盡可能以間接后果懲罰
比如,今天早上,我兒子不想吃西紅柿,我告訴他,你可以選擇不吃,但如果你這樣做,你中午最喜歡的排骨就不會是你的了。不打也不罵,孩子很快乖乖地吃了很多西紅柿。一定要確切地告訴你的孩子該做什么,如果他們不做,后果會是什么。
5.對自己的后果負責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這是我經常使用的懲罰。比如,“孩子從吃飯的中間跑出來,說他不吃了,后來又來吃。我會清楚地告訴他,你已經選擇不吃了,飯都吃完了。”注意家長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哭而心軟。
6.必要的時候還是可以打
如果孩子實在鬧得不行,很多次勸說都無濟于事,那么父母還是可以小施懲罰的,掌心的,屁股的那部分打。注意,一定要在事情上,不要把孩子以前的錯誤翻過來,同時在孩子情緒穩定的時候清楚地告訴孩子錯誤在哪里,不要再犯。
孩子不聽話應不應該打,我相信每一位家長對父母應該如何與孩子相處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然而,我相信打罵只會讓孩子們在短時間內屈服。把孩子當作朋友對待是家庭教育的一項重要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