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的表現形式是怎樣的?如果孩子出現以下幾種表現形式,可能是孩子心理自卑。自卑是一種不好的心理,容易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因此,對于自卑的孩子家長要多關注,給予適當的引導,幫助孩子走出自卑。
自卑的孩子有什么表現
自卑的孩子通常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對批評特別敏感,自卑感強,常伴有焦慮、不安、恐懼等不良情緒。他們往往無法接受負面和低評價,表現出病態的自我保護心態,會對別人的批評做出過度反應,如哭喊、極度抑郁等。
2、表揚過分追求自卑的孩子,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但另一方面,又很希望自己能有優秀的表現。因此,他們比一般孩子更渴望得到別人的表揚,甚至可能以不恰當的方式尋求表揚。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自卑感。
3、對于成績差的孩子在考試、評價、體育比賽等比賽場合的回避反應,很想贏,但又否認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不會成功,怕招來嘲笑,所以孩子總是嘗試避免比賽場合。
4、蔑視別人,嫉妒自卑感強的孩子雖然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但為了減輕心理壓力,在言行上,往往反而貶低別人,希望別人不如自己,表現出強烈的嫉妒心理。
5、膽怯怕羞,孩子有點害羞是正常的,但如果他們太膽小害羞,內心深處可能隱藏著強烈的自卑感。
6.獨來獨往,一般來說,正常的孩子喜歡與同齡人交往,并高度重視友誼。然而,自尊心低的孩子對交朋友不感興趣,往往喜歡一個人呆著。
7、孩子疑心重,自卑的孩子對父母、老師、小伙伴對自己的評論都很敏感,尤其是對孩子的批評,很難接受,有時甚至憑空懷疑別人討厭自己,而表現出怨恨。
8.自虐傾向,自卑的孩子更傾向于放棄自己。更重要的是,他們還可能表現出自虐行為,例如在街上亂跑、晚上獨自外出、生病時拒絕就醫和服藥等,似乎是故意將自己置于危險或困境之中。
9、缺乏自信一些成績差的孩子雖然在考試、體育比賽或休閑比賽中非常渴望出人頭地,但他們的能力無一例外地缺乏必要的自信,因此,他們大多盡量避免參加任何比賽。
據統計,80%以上的自卑兒童語言表達能力較差。或表現為口吃,或表達不連貫,或表達時缺乏情感,或詞匯量不佳等。專家認為,這是因為強烈的自卑感使負責語言學習的大腦系統無法正常工作。
11、承受能力差自卑大多數孩子無法像正常孩子一樣承受挫折、疾病等負面因素帶來的壓力,即使面對小失敗或小病,“舍不得活”,有些甚至對于諸如搬遷、生病等意外都難以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