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心低的孩子不一定看起來安靜和聽話。自卑感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大致可以用一個故事來解釋:
三個孩子是第一次參觀動物園。當他們站在獅子籠前時,一個孩子躲在他媽媽身后說:“我想回家。”第二個孩子臉色發白,渾身發抖。 “我不怕,”他說。老三惡狠狠地看著獅子,問媽媽:“我可以向他吐口水嗎?”
其實三個孩子都很害怕,只是因為性格不同,所以表現的形式也不同。
根據以上三個孩子的表現,我們大致可以將自卑的人分為以下三類:
自卑時孩子會有什么樣的表現
1、看不到內在價值,逃避,懦弱的行為
首先,當孩子遇到可怕的事情時,他們首先表現出怯懦的態度,然后才會有逃避的行為。例如,有些孩子認為他們不夠高。雖然他們對此很不高興,但他們通過不照鏡子和盡可能不參與有關身高的話題來解決。
2.保守,用自欺欺人來掩蓋自己的缺點
當第二個孩子遇到可怕的事情時,他并沒有像第一個孩子那樣逃跑,但他站著不動,不是因為他不害怕,而是害怕他跑的時候獅子會追上他。于是他就站著不動,安慰自己說不怕,一勞永逸地消除了恐懼。但這種自欺欺人是沒有用的,就像有些孩子認為自己身高不夠買高幫鞋,而不是打籃球讓自己長高一樣。
3.好斗好爭論,容易情緒化,例如憤怒
第三個孩子遇到可怕的事情,第一反應就是憤怒,還攻擊別人。這種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往往思想和行為都會極端,比如別人在孩子面前說你很矮,孩子不會表現出失望難受,而是生氣,輕的言語反擊,重的暴力反抗其他。
如果孩子出現以上三種行為,家長要引起重視,這是自卑的信號。家長一定要注意,否則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因為孩子沒有辦法對自己做出準確客觀的評價,如果評價過高,孩子容易變得盲目自負,但如果評價過低,孩子就會陷入自卑,所以需要家長的引導。 .
為此,北京大學心理學家魏博士提供了四個關鍵,幫助父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同時防止孩子變得過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