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總是一聲不吭的拿家里的錢,從最初的幾塊錢,到后來的幾十塊錢,家長們怕孩子回養成不好的習慣,甚至是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那么,孩子拿家里的錢屢教不改怎么辦?
孩子拿家里的錢屢教不改怎么辦
1.了解原因
當你發現你的孩子拿了錢,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質疑,不是生氣,不是打,而是問孩子為什么拿錢,是否需要買某些東西。另外,要讓您的孩子清楚,家人、同學或朋友都不應該拿走別人的東西。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不應該稱自己的孩子為“小偷”。孩子們通常認為拿自己的錢不是偷,而是未經父母允許可能會被罵。如果他們的行為在沒有明確詢問原因的情況下被判定為“偷竊”,可能會增加孩子的道德壓力。
2.實例演繹,讓孩子明白道理
如果偷錢是一個反復出現的問題,父母可以將他們的孩子置于受害者的位置,并考慮他們的行為是否適當,例如隱藏他們最喜歡的玩具,以向他們展示失去自己的東西的感覺。
3.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
家長要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給孩子適量的零用錢,或者讓孩子自己努力掙錢,比如做家務,而不是給孩子想要的東西,這樣可能會形成花錢的壞習慣太多錢。
孩子拿錢的原因
1.缺零花錢,貪吃,在學校或附近的雜貨店,和朋友同學一起買零食,這些食物在父母眼里可能是垃圾食品,孩子只好背著父母偷偷買食物。
2.攀比心理。看到同學花錢太多,我也想出風頭,和同學朋友比一比。
3.為游戲偷錢。有的孩子沉迷于游戲,想用錢買裝備和皮膚,但零用錢不夠,就想著從家里偷錢。
4.遭遇校園欺凌。有的孩子在學校被欺負,被勒索錢財,卻不敢告訴父母,偷偷拿錢,免得挨打。
孩子拿家里的錢屢教不改怎么辦,不管是對大人還是孩子來說,錢都是具有十足的吸引力,當孩子孩子的不良行為時,家長們首先要尊重孩子,及時和孩子溝通,了解原因,正確的引導孩子,相信孩子一定會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