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不講衛生,天天在地上爬滾,臟手往身上抹,嘴臟用袖子擦嘴。 對于這個媽媽說了很多遍,但都沒有效果。那么,女孩子不講衛生該怎么引導她?
女孩子不講衛生該怎么引導她
1、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
很多孩子的行為都與父母直接相關,所以通常媽媽們應該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孩子。衛生工作一樣不能放過,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讓孩子明白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而且正在做的,孩子剛開始,做不到,媽媽會需要多督促孩子,但不要急躁,更不要打罵孩子,避免孩子出現消極情緒,更討厭這樣做,媽媽只要給孩子做好榜樣,讓孩子說話衛生習慣形成。
2、及時糾正孩子的行為
孩子的習慣是一個過程,孩子不愛衛生,也是孩子在拖拉的過程,媽媽沒有及時糾正,所以一旦媽媽發現孩子不講衛生,就要及時開始糾正孩子,不要讓孩子在不講衛生的路上越走越遠。糾正孩子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寶媽這里給出一個小技巧,就是糾正時間鼓勵的方式,讓孩子有積極的態度去面對。
3、鼓勵孩子養成衛生習慣
鼓勵孩子做任何事情總是有必要的,衛生問題也不例外。媽媽在這里,首先要讓孩子明白衛生是對的,不要說衛生不好,讓孩子對這件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然后在鼓勵的引導下,具體的方法可以通過給孩子貼上標簽,給孩子一講衛生,孩子的行為就會不自覺地給標簽,逐漸形成了良好的習慣。
女孩子不講衛生該的原因
1、自我做事能力差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比較喜歡玩,自理能力比較差,不能像大人那樣有目的地注意健康。喜歡玩土、沙、水,只為享受玩耍的樂趣。家長不必因為孩子臟衣服褲子而生氣,禁止兒童主題活動,這等于在扼殺孩子的天性,但應該耐心告訴孩子如何注意健康。
2、父母是獨裁者
現在家里多半是孩子,身邊的家人很著急,關心、珍惜、體貼,很多事情甚至什么都包辦,就這樣不經意間奪走了孩子自己的事情的機會。比如孩子把小玩具亂扔,媽媽馬上收拾。孩子很可能會養成依賴一切、不孤單的習慣,更不用說衛生和清潔了。
3、父母不嚴
如果規則不嚴格,孩子也會產生不屑一顧的態度,有時還會繼續為自己討厭打掃的個人行為找合適的借口,比如說如果他/她/她的手是干凈的,他/她/她/她不想在吃飯前消毒。如果父母放任自己的孩子,他們很容易養成這些不良行為。
女孩子不講衛生該怎么引導她,家長要注意平時的習慣,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慢慢的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