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學歷越高越不想生孩子
盡管國家已經完全開放二胎政策,以努力恢復日益下降的生育率。但是,這項政策似乎并沒有改變人們的生育觀念。那些不想生孩子的人仍然沒有孩子。想生孩子的人,不顧國策,偷偷生孩子。而且,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很現實的現象,就是夫妻文化程度越高,越不愿意生孩子,越堅持丁克。那么,為什么學歷越高越不想生孩子?
1.教育程度越高,晚婚晚育的幾率越高,越容易錯過生孩子的黃金時間
學歷越高,你在學校的時間就越長。初中畢業,在社會工作了幾年,不到20歲,家人都在尋找婚姻。結婚年輕,父母也年輕,不要急著要孩子還能干什么,有的為了生個男孩女孩,甚至可以生幾個,反正有人幫忙拿。具有學士學位的應在22-23歲從學校畢業,在社會上奮斗數年,才有一定的積蓄和經驗,才可以考慮結婚生子。受過高等教育,碩士和博士,畢業后差不多27、28年。如果工作再耽誤幾年,很容易錯過生育的黃金時間。家里的父母年紀大了,不能照顧一個孩子,他們哪里還有精力和時間考慮多生孩子。
2.他們受教育程度越高,越理性,他們的問題就越現實
很多時候,他們的文化程度越高,接觸的環境和接觸的人都不一樣,這也意味著他們的意識和思想比較成熟,對問題的思考更加全面和現實。他們知道,生孩子不僅僅是用一根筷子、一個碗把他們帶到這個世界上。階級、社會環境、教育資源、資金、時間分配等等,每一個都會讓他們慎重考慮,很多孩子對家庭意味著什么,他們不僅要保證自己的生活不受太多影響,更要保證優質的育兒資源和資源,讓他們不會輕易生出孩子。
3.學歷越高,他們對自我價值的重視程度越高
學的時間越長,學歷越高,越關心自我發展,越想發展越高,越想有更深的造詣。這樣的人往往更愿意在畢業后實現自我價值,獲得更多的知識,在事業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他們不想被婚姻和家庭阻礙。從女性的角度來看,學歷越高,畢業后回到家庭的概率越低,因為她們想用所學在社會上大放異彩。因此,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生育觀念就越少,他們更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孩子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必要把有限的美好生活花在孩子身上,沒有需要犧牲自己的生活質量和職業地圖才能生孩子。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考慮問題的角度更開闊,自我意識強。經濟相對穩定,他們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在婚育方面,雖然承受著來自家人和身邊人的壓力,但大多不會隨心所欲,理性面對,導致學歷越高越不愿意的現象 結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