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和諧的親子關系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長。但是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對父母的管教不再言聽計從,開始出現抵觸情緒、開始出現逆反心理。那么,孩子有逆反心理家長該怎么辦呢?
孩子有逆反心理家長該怎么辦
1.接納孩子的逆反
當逆反期來時,孩子會表現得比較叛逆,不聽從父母的意見或勸告,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事情,或者跟父母反著來,脾氣變得暴躁,沖動。
不過家長一味的覺得,這時候的孩子不禮貌,不尊重大人,跟孩子硬碰硬,那么孩子的逆反會更嚴重。
如果家長能理解孩子的表現,把它當做平常事,用平常心去接納和對待。那么孩子的逆反期也會趨于一個慢慢變淡的趨勢。
2.給予足夠的包容和信任。
多數時候,你越反對孩子越不相信他,孩子就會變得越敏感,越會做出讓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所以,當事情發生時,了解一下孩子的內心想法,試著去理解他,包容他,平心靜氣的和他討論,怎么做應該更好?
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更容易與你親近,而不能以父母的身份高高在上,讓孩子的心離你越來越遠。
3.和孩子站在同一線上
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有個叛逆期,他們容易早戀,當家長對這種現象表現出10分排斥時,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而當你把它當做知心的對象告訴他。這時候對一些優秀的人產生萌動的心理是正常的。但是學習為主,如果兩個能相互促進會更好。
孩子有逆反心理的原因
1.家長式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管教孩子時往往是不許這樣不許那樣。有的父母望子成龍心切,要孩子學這學那,如果孩子不感興趣,不想學,父母就擺出一副長輩的架勢,于是容易產生與孩子情緒上的對立。
2.嘮叨式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喜歡整天對孩子嘮叨,這個要這么做,那個要那么做。這也不對那也不是,總是沒完沒了地嘀咕,這種“敲木魚”式的教育最終導致孩子厭煩而產生逆反心理。
3.漠不關心的教育方式: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強,什么都要問個明白探個究竟,這里摸摸那里碰碰,有時電插座、煤氣開關也是他們探究的對象,一點不懂其危險性,有時好好的玩具也要拆開來看看,甚至會損壞貴重的家用電器。如果此時父母僅是簡單、粗暴地說不許或不予理睬,就會引起孩子的不滿而產生逆反心理。
孩子有逆反心理也不是無緣無故的。更多的時候,我們要看到自己和孩子的溝通方式,以及對孩子所做的事情的處理態度,有時候從自己身上去反省,效果會更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