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這講的是謙讓的美德,謙讓又有另一種意思,那就是分享,孩子只有學會了謙讓,才能學會分享,只有學會分享,才能贏得未來。那么孩子不愛分享怎么辦?
孩子不愛分享怎么辦
1、玩分享游戲
游戲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吸引孩子注意力。玩“分享財富”的游戲:給孩子一些花餅干或者玩具,然后讓他分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以及小朋友們,整個游戲大家都會很開心,這樣的游戲讓他感受到,分享是一種正常的生活方式,可以傳播快樂。
2、自己分享,為孩子做榜樣
孩子會模擬你的行為,所以想要他分享,你要做好榜樣。當有人向你借東西時,你的慷慨是他學習的機會。當家里來客人的時候,你也可以給他建立很好的榜樣:拿出自己的食物跟大家分享,“要吃爆米花嗎?”然后坐在一起吃,讓這種影響成為生活中的常事,孩子就會來學著你的樣子,對來家里玩的小朋友說“要玩這個卡車嗎?”這樣的分享是不是很容易做到呢?
3、讓孩子感受不分享的后果
對于較大的孩子來說,如果他總是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那么他就會發現,沒有孩子愿意跟他玩兒,當他被孤立時,自然學到了“不分享”帶來的后果,這將對他了解社會有幫助。你再通過一些引導和幫助,那么他很快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4、與孩子建立親密鏈接
有人通過一些觀察發現,那些和父母保持親密鏈接的孩子更愿意分享,這可能是因為他們享受到了父母慷慨的愛,所以也愿意成為慷慨的人,另外,他們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則需要更少的移情對象,也就更加愿意分享。所以,想讓孩子分享,你無條件的愛和鏈接也是致關重要的。
孩子不愛分享的原因
1、不理解分享的意義
每個孩子都是世界的小天使,他們不會生來就與人拒絕分享的。那么家長就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在要求孩子分享玩具、零食時,是否和孩子說清楚了,分享只是與其他人互換玩具或零食,并不是送給別人。有可能正是因為孩子沒有真正弄清分享這個行為,才會拒絕與別人分享。
2、家長的強制性措施
當孩子在和同齡人玩耍時,有些家長難免地會說出這樣一番話,“給其他小朋友玩一會兒啊。”可是一旦孩子在眾人面前拒絕了家長的要求,好面子的家長就會當眾呵斥自己的孩子,以挽回自己的面子,但是卻沒有顧忌到孩子的心理,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抵觸與人分享,也會越來越抗拒家長的要求。
3、家長的溺愛縱容
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是要什么、有什么,父母對孩子是有求必應,以至于孩子會長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總認為什么東西都應該是自己的,就不愿意和其他人分享,甚至想將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
孩子不愛分享是一種正常現象,不說孩子,很多大人也不喜歡與人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家長要想讓孩子學會分享,首先自己要自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