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很多家長發現與孩子溝通是越來越難了,如果親子關系之間不能很好的盡心溝通,那么會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那么,家長如何與初中生溝通?
家長如何與初中生溝通
1、用心溝通
孩子從童年依賴父母到現在自我獨立、自我思考,作為一名家長,不應該太過浮躁,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的抵抗情緒,應該用心溝通、理解孩子的想法。要知道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是非常聰明和敏感的,說什么他一聽就會知道,不容易忽悠。
2、尊重孩子的意見
無論是長期教育還是共同生活,都應該尊重孩子們的想法,給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間,讓孩子學會做決定,在一些他們能決定的事情上保持最基本的尊重。不要扼殺孩子的思想,可以不采納孩子的意見,但必須分析好利害,確保最基本的尊重,并讓孩子明白,人與人應該互相尊重。
3、適當鼓勵
家長應該給孩子多一些鼓勵。當他們在學習上有小成就時,適度地鼓勵他們,告訴他們,“哇,你好棒呀”“太棒了!看好你!”不要給太多,適當就足夠了,讓他們覺得自己得到了認可。也讓他們明白青春期不是孤軍奮戰,有父母和長輩陪在他身邊。
初中生有哪些特點
1、自尊心
初中生的自尊心是很大的,如果各位家長在與初中生進行溝通時,不讓孩子說話,只是一味的教訓孩子,這樣并不能時初中生和家長很好的溝通。只會讓初中生感到沒有面子,會讓初中生對家長生出排斥感和反感。
2、獨立意識
各位同學在升入初中后,初中生不愿意將自己的事情和父母進行溝通,但是初中生年齡還小,對待問題的處理沒有經驗,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初中生家長想要和孩子進行溝通,那么就要甘當綠葉。要培養初中生獨立對問題進行思考的能力。
3、自主管理較弱、集體意識不足
現在的社會已經進入到互聯網時代,讓初中生有各種途徑和資源獲取社會上的信息。大部分家庭生活水平都較好,家長們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大部分都給予滿足,手機、平板等基本是現代初中學生的標配。這將導致學生在學校不愿意主動遵守學習管理制度,自主管理能力比較缺乏。
初中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家長們要學會與初中的孩子相處的方式及掌握溝通的技巧,不然只會引起孩子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