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會悟出一套應付各種事件的能力,他總是用各種方法試探對方的底線,以找到為自己開脫的理由和方法。所以在這種反復的試探中,他產生了免疫力,不在懼怕,更不會服從,而后會嘗試反抗。長期以往,就會屢教不改,最后我行我素。那么,小孩犯錯屢教不改該怎么教育呢?
小孩犯錯屢教不改該怎么教育呢
教育并不是萬能的,但是只要有教育的地方都會或多或少起到一定的作用,這個時候選取的教育方式也至關重要,因為你的教育方式會決定出你教育的孩子會變成什么樣——
同樣的教育下會有不同的成果。對于有些調皮的孩子來說,如何選取正確的教育方式更是讓人頭疼。但是我覺得沒有屢教不改的孩子,只是你沒有選取正確的教育方式。
對于不聽話,調皮的孩子,很多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缺乏耐性,就會用大吼大叫的方式來批評教育孩子。殊不知,這種做法犯了教育的大忌。對于調皮搗亂的孩子,他們也許正處于叛逆期,這種時期用這種粗暴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反而會適得其反。經常犯錯的孩子受到的批評自然而然如家常便飯一般,時間久了,他們聽聽也就當耳旁風過了,并不能起到什么教育作用。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換一種方式了。曾有教育專家說過:孩子調皮搗蛋,進入叛逆期之后,獨立心、自尊心更加強烈,所以對孩子的說教,打罵,批評教育,會讓孩子覺得沒有自由,自尊心便受到傷害,從而使得孩子唱反調、用更加叛逆的方式進行反抗。
如果想讓孩子虛心接受家長的教育,關鍵取決于孩子在內心如何看待家長,如果孩子根本就厭煩,根本就不想接受家長的引導,這種情況下越努力教育就越沒用。所以要想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教育,必須先要從孩子的內心讓孩子接受對他的教育,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跟他們做朋友,了解他們的想法,知道他們想要什么,選取他們樂意且愿意的方式方法進行針對性教育。
日常生活中,應該多給孩子一些鼓勵,不能全盤否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從思想上覺得我可以做的更好,而不是在心里形成一個我不行,我很差,很糟糕的狀態!這樣才能讓孩子敢于從自身找問題,找出不足,做出改變,從而向你預期的目標靠近!
小孩犯錯屢教不改家長怎么辦
孩子犯錯誤屢教不改,要重視,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糾正:
1、要幫孩子從錯誤中獲益即試著把孩子的行為導向一個良好的、起碼不那么糟糕的動機,使孩子好的意愿被強化。比如,面對一個損壞了別人東西的小孩,你可以說:“你愛玩沒有錯,只是沒掌握好分寸,你現在需要怎么做,以后最好怎么做”而不是說,“你總是毛手毛腳的”、”你就知道給我闖禍”當孩子有了改變,及時鼓勵,強化孩子好的行為。
2、要讓孩子自己承擔那個錯誤導致的自然而然的責任。比如打了別人或者弄疼了別人需要說對不起;在學校違反了規矩聽憑學校規章制度的懲罰等。總之要在錯誤發生后,喊停那個錯誤的行為,簡單明了指出發生了什么,并引導孩子去領受那個錯誤的后果一些事情的后果孩子可能無法獨自承擔,那么大人在第一時間代為處理,或者一起分擔,但事后仍然需要陪孩子一起進行總結。
3、關注錯誤背后未說出的話很多時候,孩子犯錯往往只是表象。特別是當你的孩子重復犯錯、屢教不改的時候。父母就有必要去理解,孩子是否在通過“犯錯”吸引你的關注?是不是你對孩子的關注太少了,還是孩子近期的外部環境有變化,抑或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難。
不能把孩子當成一個問題來糾正,只要肯花時間來和孩子一起分享彼此的感受,我們肯定是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出一個雙方都能解決的,方案,解決孩子屢教不改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