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忽好忽壞,怒的時候不要失去理智,口不擇言;怒氣過后不要無比后悔,又給孩子道歉又低三下四的給他補償。這樣做只能讓孩子心里更肆無忌憚。那么,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期呢?
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期
對孩子的逆反,首先應予以接納,把它視為孩子逐漸成熟的過程。其次,在教育中要深入了解孩子行為或想法的邏輯是怎樣的,針對孩子那些不成熟的;或有害于成長的想法,選擇給與耐心的指正。
青春期孩子的逆反的確會給孩子們帶來一定的危險,但是科學的角度來看,逆反實際上是孩子心理成長的必要階段。如果孩子不經歷逆反期,那么他們就無法長成一個有獨立思維能力的成年人,換句話說,太乖的孩子往往會形成依賴性人格,對他們將來的獨立生存帶來更大的危害。如果從成長的角度看逆反,逆反不僅不是壞事而是一件好事。
作為家長來說,對孩子的逆反,首先應予以接納,把它視為孩子逐漸成熟的過程。其次,在教育中要深入了解孩子行為或想法的邏輯是怎樣的,針對孩子那些不成熟的或有害于成長的想法,選擇給予耐心的指導,也就是說,即要讓他們獨立思考和嘗試一些她們想要做的事,又要不斷的從長遠的利益上來分析其判斷思考的局限性,擴大他們看問題的視野。
在我們的家庭和學校教育中有一個誤區,認為只要給孩子講清道理,孩子就應該自己能做好,但實際上并不是如此,教育是一項工程,就像蓋高樓要一層層的蓋,對于孩子的教育是需要一件事一件事去指導,讓孩子在這樣的指導中逐漸學會掌握和應用正確的思考和判斷的的方法。這樣的教育即順應了孩子獨立思維的發展,同時也不會因為能力上的缺乏而導致有害于成長的事情發生。
孩子的叛逆期應該如何教育
1.父母要先搞清楚孩子為什么不聽話,是自己過于寵幸他,導致了孩子不聽話的原因,還是孩子因為青春期的到來所產生的叛逆心理,搞清楚原因,然后父母改變自己的孩子的做法,不能過度的寵幸孩子。
2.要讓孩子明白,不管父母做什么都是為了你好,是不會把你往火堆里推去的,孩子你要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不要埋怨父母,認為父母太煩了什么都要聽他的話,而選擇和父母作對,不聽父母的話。
3.平時和孩子好好相處,多多溝通溝通,讓父母走入孩子的內心,去和孩子做朋友,不要一味的以為父母就父母,就應該有個大人樣,父母要讓孩子感覺到溫暖,而不是嚴肅感,讓孩子很難靠近。
4.孩子做錯了事情,作為父母不要對孩子發脾氣,不要用大聲的聲音向孩子說話,這樣會讓孩子更討厭你,父母要學會耐心的對孩子教導,說出孩子做錯了什么,讓孩子改正的話語,下次不要在犯錯了。
5.父母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么事情,而讓孩子討厭或反感,然后找出自己平時對孩子的不好做法,然后加以改正,以后不要在孩子的面前犯這種錯誤,讓孩子認為父母說的對,認真對待。
6.不要打孩子,打孩子是孩子最不能忍受的,會讓孩子內心留下創傷,甚至會對父母懷恨在心,要溫柔的對孩子說話,要孩子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不好的,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后給孩子一個擁抱。
7.尋求意見,管教孩子,有時應該尋求別人的意見,讓自己的思想更開闊。最好跟孩子的老師多加強交流,了解孩子平時在學校的表現。
8.開放自我。父母發現孩子的興趣會影響功課時,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了解情況。如陪孩子去電子游戲中心,和孩子討論他們的偶像,以此提醒什么是應該學的,什么是不應該學的。只有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相處得更融洽。當父母與孩子相處融洽了,孩子就不會反叛了!
面對孩子的叛逆期表現,要尋求方法解決,學會從不同的方法、角度,尋找孩子叛逆期的根源,給予針對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