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絕非壞事,孩子們只是想變強大,變獨立,可環境中的人和事,限制了他們的發展,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矛盾和沖突。那么,十二三歲男孩青春期怎么教育?
十二三歲男孩青春期怎么教育
1、調整心態
當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時,家長首先要做的是調整好心態。青春期作為家長和孩子必須要共同經歷的時期,在這期間會遇到的問題是無可避免的。如果家長沒有一個好的心態,勢必會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失去耐心,增加沖突,以至于造成教育的失敗,乃至親子關系間的裂痕。
2、家長還需要調整自己看待孩子的視角
青春期的孩子都是小大人,渴望獲得肯定。他們在這個時代能夠接觸到的信息和知識,也決定了他們比十幾年、幾十年前的同齡人懂得更多,思考得更多。
所以家長在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就不能以家長的身份進行哄勸或命令,而更多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將孩子視作獨立的人格,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
3、減少正面沖突
一個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很難理性思考問題,或是關注他人的感受。此時他的理智完全被憤怒的情緒裹挾,他也只能夠關注到自己的感受。
尤其當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家長和孩子都容易情緒激動,所以這個時期建議家長和孩子減少正面沖突。
當孩子沖家長大吼大叫或者脾氣不好的時候,家長可以讓他一個人先冷靜一下,暫時不要試圖在這個時候講道理,這樣很容易使溝通變成爭吵,嚴重的甚至會大打出手。
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原因
1、強烈的好奇心
當某件事被禁止時,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好奇。尤其是在家長只作出禁止又不加任何解釋的情況下,濃厚的神秘色彩極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2、企圖標新立異
青少年不僅會采取行動來適應社會規范,他更希望社會承認他的價值和地位。因此往往會表現得偏執,愛表現自己,有意采取與其他人不同的態度和行為,以引起別人的注意。
3、特殊生活經歷
比如,有的人多次失戀,便認為人世間沒有真正的愛情;有的人一向循規蹈矩、與世無爭,而偶然有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冤枉,以至于性情大變,變得粗暴、多疑、怪僻。
一旦這種逆反心理構成了心理定勢,就會對人的性格產生極大的影響。
也有的家長說,自己家的孩子根本沒有過青春期的叛逆。母慈子孝,家里一直都是和平相處、其樂融融的情景。
十二三歲男孩青春期怎么教育,如果家長們尊重孩子,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無論何時都心平氣和地跟孩子進行溝通。大多數的娃都不會逆反,更不會有所謂的叛逆期。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要給他們足夠的關懷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