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后,家長就必須要轉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了,不能再把他們當作小孩子那樣看待了,因為這樣很容易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讓親子之間產生嚴重的隔閡。
男孩到青春期怎么教育
1、家長要學會冷靜。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叛逆,家長必須先冷靜下來,好好觀察孩子的日常,找出孩子變化的原因,不要以強硬的態度去面對孩子的反叛。
這時候的孩子就像緊繃的橡皮筋,你越是用力,他們的反彈會越加厲害,因此家長首先要擺正心態,對孩子的行為不要以暴制暴,這是最不可取的。也可以從學校老師或者孩子身邊朋友那里打聽一下,孩子最近的反常原因,必須先找到原因所在,才可以慢慢找出化解方法。
2、跟青春期男孩保持順暢溝通很重要。父母如果不理解青春期孩子的變化,用不當的教育方式,以至于父母和孩子的溝通充滿了火藥味,就會出現不交流、不理睬的情況,很多父母與青春期孩子發生的沖突,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形成親子之間的順暢溝通。
對于青春期的男孩,給予尊重、信任,尊重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尊重男孩的四種權利:發言權、自主權、表決權、隱私權。
3、家長要多鼓勵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不應該總是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比較,也不要總是在不經意間表現出對別人家孩子的贊嘆。
家長要學會接近孩子,發現孩子的優點,并給予他們鼓勵,為孩子創造超越家長的機會,對于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家長都要進行表揚,進一步引向孩子去學習。
4、管教不要過嚴。青春期逆反期的孩子內心最反感的就是被人管束,這時家長在教育上要稍微放寬一些,不要再那么嚴厲,以免孩子對家長產生抵觸心理。
一旦有抵觸,他們就更難管教了,但是這個時候也不能什么都不管,只是不那么嚴了而已,這個時候的孩子總想著放縱自己,做些父母不讓做的事,所以在他們思想上有偏差的時候一定要糾正過來。
青春期的男孩叛逆的表現有哪些
1、挑戰權威。由于叛逆期的心理不斷滋生,男孩在叛逆期容易出現與父母對著干,公然挑戰父母、話語過激的行為,并且不斷的試探父母的底線,與父母老師的教育背道而行,厭煩長輩們提的意見。
2、變得很宅。他們再也不愛跟著父母到處溜達了,只喜歡躲在自己的房間里,看看書,玩玩游戲,有時寧愿發呆,也不愿意跟著父母出門。
3、容易感到煩。有時會因為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歇斯底里地大發脾氣。常常把煩字掛在嘴邊,總感覺他們的情緒隨時會爆發一樣。
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家長需要做出哪些改變
1、改變對孩子的態度。很多家長習慣以高姿態教育孩子,但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要盡量少拿家長作風給孩子講大道理,應該發自內心的把孩子當朋友,互相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2、改變對孩子的評價標準。很多家長往往看著青春期孩子的言行哪哪都不順眼,經常對他們挑剔指責,而我們都是從青春期過來的,家長只有努力去共情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包容,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家庭的溫暖,進而可以有效的避免親子沖突的爆發。
3、變說教為身教。身教起到榜樣和示范作用,要身體力行,做給孩子看,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說給孩子聽。比如家長天天玩電腦游戲沒節制,卻要孩子控制玩游戲,只專心學習,孩子當然不服氣。
孩子小的時候可以怕你,現在會反駁你:你都天天打游戲,我就不能打?所以不要把溫馨的家庭變成天天說教的課堂,多說不如少說多做,做給孩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