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離不開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自主學習的能力。那么,如何讓孩子自主學習?
如何讓孩子自主學習
1、培養孩子學習鉆研的興趣
父母需要悉心觀察,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發現中得到快樂、在研究中獲取知識、在探索中提高自主參與的意識和能力。家長要鼓勵孩子好奇、好問,鼓勵孩子從多角度分析問題,逐步培養求異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2、設定合理的目標
很多父母都會替孩子設定一個目標,比如”這次期末考試必須考前十名”。這樣的目標叫做成績目標,即用取得的成績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另-種目標叫做掌握目標,即把自己是否獲得新的技能作為衡量自己是否成功的標準。
3、對孩子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
父母應明確地告訴孩子:學習不是任務,而是通過解決難題來鍛煉思維的一種過程。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父母不要一開始就幫助孩子解決難題。而是對孩子進行方法上的指導,讓他學會審題、篩選題中的有用信息,旁敲側擊,并鼓勵孩子大膽嘗試用各種方法去解決問題。
當孩子能夠堅持按照計劃行事,并養成良好的習慣后,孩子就打開了自主學習的大門。
孩子自主學習的積極影響有哪些
1、自主學習能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的能力
自主學習是孩子通過自學、探索、發現來獲得科學知識的方式;是學習的主導者,孩子可以自主安排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目標,孩子對整個學習過程是心中有數的,有明確的目的、方向,在自覺狀態下主動學習,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自主學習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自主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主動掌握整個學習過程,自發、自覺地投身學習,自己對自己負責,學習的主動性會大大增強。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很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自主學習能培養學生充分的自信心
自主學習可以使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形成創造的自信心。自由的學習環境、良好的學習氛圍,正確地引導,適當地點撥,使學生能自發、自主地探究知識,體驗獨立獲取知識的喜悅,增強了自信。
讓孩子養成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很重要,孩子在學習上有了好習慣,孩子就會將學習視為自然而然的事情,無論是上課還是在家做作業,都會變得十分主動、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