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于電子游戲,這可是當今社會上很多父母的頭痛之事。社會科技的發展帶來了有好的一面,讓孩子們在上面能夠學到很多的知識,同時也有壞的一面。很多孩子們沉迷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這樣不斷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還會對他們以后的人生路造成很大的影響。那么,小孩沉迷游戲父母該怎么教育呢?
小孩沉迷游戲父母該怎么教育
面對孩子沉迷游戲,影響學習和身體,破壞親子關系,是比較嚴重的問題。
我來解決這個的方法是:
(1)和孩子交朋友。甚至我也學習這個游戲怎么玩,讓孩子教我。在游戲中觀察孩子和那些人一起玩,孩子喜歡游戲中的什么角色,孩子的興趣點在哪里。和孩子交心。
(2)關心孩子,盡量滿足孩子的一般要求。溝通的先決條件。
(3)不打罵孩子,不給孩子施加壓力。教孩子發泄情緒。溝通的必要條件。
(4)鼓勵和激勵很重要。對于我們想引導孩子去學習這個方向,我們多鼓勵和贊揚,在外人面前表揚孩子,當著孩子的面告訴別人,我的孩子很少打游戲,最近在那個方面有進步。轉移方向和目標。
(5)經常討論游戲中的不合理玩法,抱怨隊友的不合作。和孩子討論減少玩游戲的時間,我們可以干點什么,我們有規劃有安排,每天的時間安排很充沛。切實引導孩子轉向。先脫落游戲再說。把孩子的業余時間占滿。
(6)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在一起玩,一起做家務,一起學習,他寫作業,我再看書,有學習的經驗大家一起討論,他參加集體活動,我在一邊鼓勁。他考試失敗,我們一起加油,他成績上去,我們一起開心,我們一起飯后散步,不討論學校的事,只議論未來和理想,只關心孩子在學校是否順利。
(7)和孩子保持溝通順暢是很重要的。這個對于今后(青春期)孩子的溝通埋下伏筆。
就這樣上門幾條,我的兒子在初中的時候,學習成績全年級第2名,打游戲是全年級高手之一。同學們說是“會打游戲的班長”。
小孩沉迷游戲的原因
從普通人角度來看
1、游戲本身制作越來越精美,從視覺上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而且每個關卡設計得恰到好處,就連大人們都欲罷不能,更何況孩子?
2、生活和學習本就枯燥,根本無法與虛擬游戲的豐富多彩相比,現實中經常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指責,哪有在游戲中打怪獸得金幣來得痛快。
3、家長的“榜樣”作用,陪孩子寫作業時玩手機、陪孩子上培訓課時玩手機、下班回家后依然眼睛離不開手機,孩子很快就模仿到了。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
1、孩子在現實世界中得不到心理需求的滿足。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分為了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孩子同樣具有這五種需求,如果這些需求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滿足,他就會到虛擬游戲中去尋找,并且很容易得到滿足感。
2、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如大人,無法正確管理時間。大人們可以把游戲當成一種業余愛好,利用工作之外時間娛樂一下,而孩子的心理年齡不夠成熟,不能很好地控制時間,會把游戲當成生活的全部。
3、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目標和方向,內心空虛。如果孩子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困難或挫折,對未來感到迷茫,此時極需找一個載體來寄托這種負面情緒,游戲就成為了很好的寄托工具。
4、孩子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問題而沉浸在游戲當中,以此來逃避現實。這種情況多出現在生活環境差、家庭關系緊張的孩子當中,這些孩子沒有能力去改變現狀,從而沉迷于游戲中,他們認為可以通過游戲逃避現實,同時發泄對現實的不滿。
5、孩子喜歡新鮮事物和刺激的感覺,一旦接觸到新的游戲,就會立刻被游戲帶來的新鮮感和刺激感所吸引,然后沉迷于其中無法自拔,從而一發而不可收拾。
6、孩子周邊很多人都玩游戲,尤其是孩子的同學在學校里經常談論游戲,為了讓自己不孤立,就懷著一種從眾的心理,也玩同樣的游戲,這樣就會很容易融入到同學當中,并且有共同的話題可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