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不認真,這是一個不好的習慣,每個人都知道這件事,但是卻沒有多少人愿意去改變,大人尚且如此,更何況一個孩子了,他們根本沒有改變的意識。那么三年級孩子粗心不認真怎么辦?
三年級孩子粗心不認真怎么辦
1、逐漸減少依賴心理
孩子上學時,很多家長往往放心不下。于是上學時家長幫助孩子整理書包;放學時家長督促孩子做作業,快要包辦代替了。家長見不得孩子作業上出現紅叉叉,一定要親自檢查孩子的作業。這樣下來,就養成了孩子的依賴心理。家長要逐漸放手,孩子才會逐漸獨立,獨立的孩子才會對解決自己的粗心問題有責任心,這是一個基本出發點。
2、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開始做作業時不能讓孩子心猿意馬。比如孩子想看完一段電視節目再做作業,可是家長偏不讓看。這時如果孩子很有情緒,做作業就不容易做好。如果孩子在做作業時有其它更強烈的要求,不妨先滿足一下。
做作業的環境要整潔一些,不要有過多的分散注意力的東西,如孩子喜歡看的卡通畫冊,滿墻的明星酷照,這些會讓孩子分散注意力。有時候做作業卡了殼,孩子的心思就容易溜號了。
3、讓孩子學會自檢
孩子做完作業在檢查中會發現一些錯誤,要讓孩子分析一下,這些錯誤是怎么造成的。孩子在改正粗心錯誤時,有意識地分析原因,在更正中強化一下容易出錯的環節。必要時把出錯的題記下來,建立一個“錯題檔案”,這樣堅持做下來,粗心出錯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少了。
4、培養孩子的考試習慣
考試交卷后如果發現粗心錯誤是沒有更正機會的,所以必須要培養孩子的考試習慣,讓孩子做到考試不緊張,考試中認真看題審題,仔細作答,只有這樣才能減少或杜絕粗心出錯。
三年級孩子粗心不認真的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容易分神,學習起來就貌似專心,實則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有:對聲音很敏感,在家里寫作業,只要有聲音就會望過去,孩子在書房寫作業,客廳里只要有聲音,孩子就會有反應。做作業不連續,寫一下,又玩一下,或者孩子容易發呆,一坐在椅子上就是發呆一陳子,腦瓜子東想西想。
2、學習能力不強
在計算時,容易把簡單的數字看錯,這肯定是學習能力的不足,如果偶爾看錯,那不是問題,如果經常看錯,那就是能力不足。經常把數字和相似字看錯,是視覺能力不足。
3、心理素質較差
心理素質不佳的孩子,遇到考試就容易緊張和激動,有時愛發脾氣,這些都是心理素質不佳的表現。孩子自信沉穩冷靜,這些都是心理表現。平時學得好,到了考試就考不好,這就是受心理的影響。
三年級孩子粗心不認真,其實影響最大的還是孩子的成績,因為如果考試粗心的話,就會容易出現一些錯誤,導致分數的降低,所以家長一定要予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