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上學后,總能聽到一些父母抱怨說孩子學習缺乏耐心,也不主動,整天就知道玩;有些父母則表示孩子只要不讀書學習,做什么都行,那么,貪玩的孩子如何引導?
貪玩的孩子如何引導
1、找到孩子貪玩的根本原因
從源頭上解決問題讓孩子在玩的同時,也能夠學到知識,不能夠一味的只顧著玩。這樣的話需要家長多做監督。在家長的陪伴下,一定可以克服孩子愛貪玩的毛病。
2、多陪著孩子一起學習
雖然學習是一件苦惱的事情,但是有家人的陪伴可以讓學習變得有樂趣。在家長的陪伴下,可以讓孩子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也能夠督促孩子完成學習。
3、可以對孩子進行鼓勵
讓孩子學得好的前提下,可以讓他多玩一下,如此學習沒有什么效率,學了很很久也沒有效果,那么就需要多學一下,通過這種獎勵與懲罰的機制,讓孩子能夠自主的去學習。
4、和老師交流一下
希望老師幫助孩子改正他愛貪玩的毛病,讓老師在學校多監督學生好好學習,一般而言,老師在孩子眼中的地位和威望是比較高的,也是比較嚴格的,孩子是比較容易聽的。
孩子不想學習的原因
1、環境因素不利于孩子自主學習
例如孩子在房間寫作業,大人在客廳看電視,這對于孩子來說就是噪音,就是不利的環境因素,畢竟孩子不是大人,他對學習的內驅力還沒有那么強,在這種背景下,凡是不利于孩子學習寫作業的因素,父母都要幫他清除掉。
所以,最好專門給孩子安排學習的地方,周圍不要有零食和玩具,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使他能夠靜下心來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2、搞錯了學習的順序
就是學習之前,先和孩子一起列出“學習清單”,看看今晚要寫完哪些作業,在這個過程中,最好不要父母直接安排就讓孩子去執行,而是要讓孩子自己也參與進去,一起進行安排,孩子參與越多,就越容易執行。
3、父母的負面影響
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大人就坐在旁邊盯著,孩子寫錯了一個字、算錯了一個數,家長馬上就叫起來—你這里寫錯了。其實這也是不好的習慣,一方面會打擾孩子學習的專心程度,二是影響孩子自我檢查的能力。
所以父母要多留心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找到孩子的特點與問題,才能有的放的幫助孩子解決“貪玩不愛學習”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