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聰慧,天資聰穎的孩子不少,但有些孩子知道運用自己的聰慧,而有些孩子則是浪費了自己的天資。不愿意付出汗水,不想踏踏實實做事情,總是想投機取巧偷個懶,有機會鉆空子我就應付一下,是很多孩子的做法。那么,孩子學習不愿吃苦怎么辦?
孩子學習不愿吃苦怎么辦
1、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目的
現在的青少年,在學習上都是被動的被學校灌輸知識,他們的意識中沒有主動學習的動機。他們很迷茫我為什么要學習?學習這件事真的很重要嗎?所以,作為父母,幫孩子找到明確的目標和動力,至關重要。
2、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雖然孩子強烈的想擁有目的,也能夠體會把事情做完的樂趣,但因為課程繁多而內心產生厭煩的阻力,無法持續主動地去做事。
對于自控力,別說是孩子,就是成年人做到自控也很難。不過,對孩子的自控力還是可以培養的。
3、幫助孩子重建自信心
在找到目的和擁有自控力之后,重建孩子的自信心尤為重要。有的孩子雖然成績不錯,但面對即將到來的考試,還是沒有信心。這一切都是他不愿吃苦所造成的焦慮感。
4、消除孩子學習上的緊張情緒
作為父母,應該給予孩子適當的輔導和安慰,讓孩子能去除患得患失的不安心理,并時常以樂觀幽默的口吻,解除孩子暗存心中的畏懼感,使他們有高度的自信心和勇氣,去面對接踵而至的大小挑戰。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學習態度
1、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孩子考試得了85分,要鼓勵孩子,肯定孩子取得了85分的收獲,而不是緊盯著孩子還有15分沒有拿到。孩子得了99分,要肯定他的努力而不是冷冷地來一句,太粗心了,應該得100分。
2、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生活環境
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愉快的環境中,心境自然而然就快樂。如果孩子長期生活在一個壓抑沉悶的環境中,心情必然是抑郁、悲觀的。在家庭中,要盡力為孩子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在家里處處感受到家庭的和睦溫馨,體驗到自由成長的快樂。
3、用美好的感覺、信心與目標去影響孩子
孩子很容易受到家長的影響,如果他感受到了你的積極,他會慢慢獲得一種美好的人生感覺,信心倍增,人生目標感也越來越強烈。孩子還會用這種積極的響應來發展積極的關系,同時幫助他人獲得積極心態。
吃苦耐勞本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將其傳承和發揚,需要我們每個人齊心協力,從小到大,堅信,我們的下一代將具備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相信孩子們會成長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