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徹底解決孩子在期末考試的時候的成績問題,最重要的事情還是要放在平時來做,也就是說要平時對待孩子完成作業。有一種認真的態度,不要有一種人是抱佛腳的感覺。那么,平常家長如何帶孩子復習呢?
如何帶孩子復習
復習其實只是學習中的一個環節,想孩子成績好,得從學習的每一個環節認真對待才行。
一、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的基本保證。
好的習慣不是憑空就能來的,家長需要有耐心,有智慧才可以把它培養出來,從而使得學習事半功倍。
回家第一件事應該是做作業,這個很多孩子和家長都是難以做到的。家長需要督促甚至是強制執行,讓孩子形成習慣。
二、樹立一個目標,或者是理想吧。這個老生常談了,但真的重要。
孩子應該有一個競爭對手吧,這個是學習上的。應該有一個理想,這個是人生目標,可以變,但得有,家長負有引導的責任。
三、勤于思考,勇于提問。
這是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的必須。其實,小時候每一個孩子心里都有十萬個為什么,家長得引導孩子問出來,并幫助他解答,這樣自然能讓孩子逐步成為一個問題的發現者和問題的解決者。
四、做到了以上,還會為怎么復習而煩惱嗎?至少孩子的主動性會有吧。
具體的復習,各科方法不同,還真得尋問各科任老師。實在不行,刷題就是。
如何幫孩子高效復習
首先,幫助孩子調整好學習狀態,學習狀態決定學習行為習慣,進而決定學習效率,最終決定學習成績。作為家長要跟孩子做好溝通,認識到期末考試的重要性,確定一個合適的目標,并和孩子一起去制定合理的復習計劃,監督和鼓勵孩子去完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意愿及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在學習中是很難取得突破和提升的,所以在復習備考前動員工作必須要做好,調整孩子的心態及學習狀態。
在復習備考時,必須要重視基礎,尤其是基礎薄弱的同學,必須從基礎開始抓起,像語文上的字詞成語古詩文等,數學的基本公式定理和計算,英語單詞和基本句子,這些都是最基礎的,家長可以考考孩子,看看掌握的程度,然后根據情況再進行復習鞏固。
在復習備考時,必須要有目標和計劃,在制定目標和計劃時,需要結合孩子自身的學習情況和狀態來制定。首先,目標一定要合理,能讓孩子夠得著,通過努力可以實現,否則就是空談,還會影響孩子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比如說,某科目比上次提高10分或者班級排名前進五名,這都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
在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需要去分析孩子目前的學習情況及在學習中主要存在的問題以及比較薄弱的知識點和環節,在復習的時候需要首先針對薄弱環節去復習,還要對期末考試的內容有清晰的認識,最好能按照考點去復習鞏固,這樣效率會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