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遭受挫敗,是從此變得愛逃避問題,自卑,還是會越挫越勇,迎難而上?如何幫助孩子走出挫折呢?
如何幫助孩子走出挫折
1、家長與老師要配合
要想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家長最好和孩子的老師配合好,這樣效果就會很明顯。如果孩子在向家長講述老師怎么說他了、批評他了、甚至污蔑他了的話,家長不要聽孩子的一面之詞,而是可以向老師了解一下具體情況,而后再對孩子進行教導。
千萬不能認為孩子吃虧了就按照孩子所說的那樣,也說老師的不好,這樣孩子肯定產生不尊重老師的思想。一個不尊重老師的學生又怎么能夠更好地學習呢!
2、幫助孩子磨煉意志
家長不要溺愛孩子,多給孩子營造一些磨煉意志的機會,如體力勞動、社會活動和學校活動等。在孩子參與的過程中,家長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就能逐漸培養孩子的意志。
3、適當批評,制造障礙
過度的批評會讓孩子失去信心,甚至逆反。但不到位的批評只會讓孩子一聽而過,起不到制造障礙的作用。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適當的批評,便能達到制造障礙的作用。在批評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場合,不要在不適時宜時批評孩子,這樣孩子會覺得很沒面子,因而聽不進去家長的話。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給孩子安全感
家是個最溫暖的最放松的地方。父母應該給孩子的最重要的是安全感。給孩子安全感說來容易做起來一點也不簡單,首先父母需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和諧的家庭氣氛。
家長跟孩子相處和諧,態度柔和,給孩子親情上的陪伴,積極和孩子做互動,正確對待孩子的合理需求,才能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家長得讓孩子知道,家是他們溫暖的港灣。同時家長還得允許孩子適當的示弱,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積極解決問題。
2、給孩子適當的目標
目標的力量是強大的,有一些父母會將自己的遺憾放在孩子的身上,自己年輕時沒有達到的目標強加在孩子的身上,讓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完成自己最后悔的事情,這樣顯然是不人性不合理的。父母可以在征求孩子的意見后,雙方一起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有針對性地去完成目標。
3、鼓勵孩子直面錯誤
夸獎確實是會讓孩子又繼續努力的動力和欲望。當然夸贊也應該有個度。當孩子有不對的地方不要先想著維護自家孩子不讓他吃虧,而是應該應該讓他學會直面錯誤、反省自己。
總之,在孩子遇到挫折后,父母要鼓勵和安慰孩子,幫助孩子樹立戰勝挫折的信心,學會正確地自我評價和客觀分析,不推諉責任,敢于承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