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人一生會一帆風順,這與父母的愿望是不一致的。任何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順順利利,功成名就。事實上,任何孩子的成長都需要挫折,需要失敗。甚至有時候需要家長創造機會讓孩子體驗失敗,那么挫折教育對孩子成長的意義有哪些呢?
挫折教育對孩子成長的意義
1、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
作家渡邊淳一,是最早提出鈍感力的人,而鈍感力我們可以理解為抗壓力。孩子的抗壓能力越強,就意味著孩子的一個情緒管控的能力越強,不容易因為一點小事情就變得特別的不開心,生氣。
孩子的抗壓能力越強,他對幸福感的掌控就會越強。幸福感不單純是通過物質換來的,更重要的是心靈上的。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看待失敗,這些都會影響到你的幸福感。
2、孩子能夠更加的獨立
獨立是每個孩子遲早都需要擁有的東西,不能獨立的孩子,他將無法很好的面對這個社會,不能獨立的生存下來,在工作和生活上他就會一直碰壁,最后只能依靠父母來幫忙。而獨立性強的孩子,在很多事情上他都不用找父母幫忙,自己就可以很好的解決。
孩子遇到挫折家長如何引導
1、當挫折出現的時候,家長不要氣急敗壞,而是要心平氣和對自己說:“非常好,這是孩子很寶貴的一次經歷,在孩子成為大人以前至少要經歷一次!”小樹一定要經受住風霜雨淋日曬的,才能長成蒼天大樹。
當孩子受到挫折時,就會有更強的力量和更好的心態去面對挫折。是的,只有當家長自己認為挫折教育是對孩子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時,就能夠在事情發生的時候,以比較客觀的,正面的情緒去幫助孩子面對挫折。
2、我們要教導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期待值。我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都是滿懷希望,奔著最好的結果去的。然而現實告訴我們,成功只是一種可能性,還有可能會遇到失敗,無論事情最終結果如何,吃苦受累是必須的。就比如說,告訴兒子,人生就不會總是贏。要贏得起也要輸得起。
3、當孩子遭遇挫折時,陪孩子渡過最難過的初期。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我們要給孩子一個調適時間,讓他去度過這段難過的時間,我們可以靜靜的陪在孩子身邊,給他一個擁抱,或者他想獨處一會就讓他單獨待一段時間。等孩子情緒平復時,再與他談這件事情。
4、教孩子學會復盤。在這里,復盤就是跟孩子討論,引導孩子自己去分析整件事情,哪些地方是做的好的,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的,以后應該怎么做。讓孩子在遇到挫折后,通過復盤學到經驗,獲得成長。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我們需要更細心一點,更耐心一點,以一顆包容的心,陪伴孩子一起面對挫折,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