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于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那么,19歲是叛逆期的高峰家長怎么辦?
19歲是叛逆期的高峰怎么辦
1、讓孩子做選擇
父母不要任何事情都讓孩子無條件遵從,有些小事情可以讓孩子自己做選擇,這樣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父母一味地禁止孩子做某些事情,不如直接把后果告訴孩子,讓他自己做選擇。
如果孩子執意冒險并愿意承擔后果,可以讓他去嘗試,一定要讓孩子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這樣孩子以后在做其他選擇時候,就能理性分析。
2、與孩子進行有效的對話
孩子不聽話了,叛逆了,也許在你眼里孩子身上全是缺點。 但是請你相信不管孩子叛逆到哪一步,他身上總是有閃光點的。這時需要我們家長冷靜下來,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發現孩子的亮點。
所以控制好情緒再溝通,心中充滿對孩子的愛,語言也就變得柔和起來。
3、成為積極的父母,才能培養出了不起的孩子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作為家長我們還是先改變自己比較好。比如我們理解孩子叛逆期的無助,內心想著去幫助他而不是想著怎樣對付他、控制他,讓他變得更聽話、順從。如果我們家長沒有意識到首先改變自己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的話,是很難實現輕松愉快的與孩子相處的。
如果你發自內心地無條件的關心和愛孩子的話, 孩子也一定能感覺到你的變化和包容。當他不斷的接收的愛的信號和尊重的言行時,就會慢慢的被軟化。
孩子叛逆的表現
1、愛鬧脾氣,倔強固執
有很多家長都認為自己家孩子愛鬧脾氣,是因為太慣著了,太倔強,太固執,也是因為平時對孩子不怎么嚴厲,但是,如果孩子有一段時間特別的愛鬧脾氣,倔強固執的話,那家長就要引起重視啦。
可能你的孩子即將邁入叛逆的行列,其實孩子愛鬧脾氣也是跟家長密不可分的,因為平時孩子犯了錯,家長不舍得說,孩子也沒有跟孩子溝通過,孩子不知道如何去改正,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錯。
2、跟父母對罵,指責父母
青春期的孩子總是叛逆的,跟父母對罵說明孩子正在一步步進行著叛逆,孩子正在走向叛逆的路上。
其實孩子也懂,只不過他們當時的年齡和他們身邊的人和事物,讓他們想不到這么多。他們正處于熱血時期,處于叛逆時期,根本不會去顧慮太多。
如果家長做的事,或者說的話不符合自己的意思。孩子可能跟父母對罵,甚至是匯聚著父母,但是過后孩子也許會很后悔,其實只要父母一開始好好的教育孩子,就完全可以避免這件事情。
3、目無尊長,直接喊長輩的名字
孩子在小時候我們都會告訴孩子爸爸叫什么,媽媽叫什么,這都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或者說可以讓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名字叫什么,自己是誰家的孩子,但是如果是孩子長大了,還是直接喊長輩的名字的話,家長就要警惕了。
因為孩子已經知道這是爸爸媽媽的名字了,而且孩子長大一點兒,也會有一種尊重長輩的意識。
有一些家庭的孩子,因為家長的溺愛,最終導致越來越放縱,目無尊長,直喊長輩名字。
家長們不要覺得這是小事,喊什么無所謂,其實當孩子直接喊長輩的名字,就是不尊重長輩的體現,家長發現要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孩子叛逆,家長可能會很頭疼也很生氣,也有可能會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進而對孩子進行打罵式教育,殊不知,這種教育方式既不利于孩子的成長,也達不到好的效果,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好榜樣,相信自己并努力做到,和孩子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