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女孩,她正在逐漸走向成熟,心里和生理上有了變化。我們要以正確的引導她,對待一切新生事物,包括跟異性的交往。處理好發生、未發生的事情。要以朋友的心態和她談心,多多關照她,幫她逐漸地走向成長之路。
女生青春期教育
1順從孩子
對待青春期叛逆的女孩子,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順從,更多的順從她的心理,而非行為。打罵訓斥會加劇孩子的叛逆心理,適得其反。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要盡量溫柔地順從孩子的心理。
2、高質量溝通
女孩子處于青春期,會面臨多種問題,生理問題、心理問題、甚至是早戀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會加劇孩子的叛逆心理,家長要做的就是與孩子及時溝通,給予孩子更多的關系和理解,做孩子心靈的伴侶。
3、給予孩子肯定
對孩子給予一定的肯定,肯定孩子已經做出的成績,從正面鼓勵孩子。要知道責備與訓斥永遠不是教育孩子的首選方式。對孩子給予合理的肯定,有助于孩子提高自信,從而改善逆反心理。
女生青春期孩子的溝通
第一、父母要和孩子有平等的溝通
溝通是雙方解決不同意見的根本。可能很多家長覺得跟孩子們有過溝通,但是總是不知道孩子的真實想法。其實,父母們應該有包容之心,在孩子面前不要把自己當成權威,有的孩子說的東西稍微有些偏離父母的意思,父母就盯著這些孩子的弱點,不斷施壓讓孩子改變。這樣孩子知道父母不尊重他們的想法,也就不會再把心里的真正想法跟你溝通了。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應該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第二、父母需要真正用心去關心孩子
每一位父母都是關心孩子的,但是你的關心是真正的嗎?是用心的嗎?我們經常覺得孩子不聽我們話的時候,就從孩子身上尋找不乖的原因,有多少的父母反省過是不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呢?有時候,我們應該和孩子換位思考,你小時候是不是也期待父母體諒你的心里感受?為什么到了自己作父母時就忽視了孩子這種權利呢?真正關心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做得不對的時候,可以有懲罰,但是需要弄清楚背后真正的原因。同時,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也應該有獎勵。但是記住,孩子有犯錯的權利,無論孩子做錯什么,都不應該太過于去責備孩子,泯滅了孩子的創造力。
第三、父母不要做權威的象征
調查顯示,超過80%的父母總會是覺得自己是對的,孩子做了什么就用自己的一套標準去衡量,不符合自己標準就反對。孩子更多地需要贊成,而不是反對。比如,孩子做作業一段時間后,跑去看電視,父母看見了就不讓孩子看,讓他繼續做作業。但是孩子會立馬就去做作業嗎?就算去了真的能用心做嗎?還不如讓孩子看一會,再接著做作業可能更好。
青春期的孩子都比較叛逆,喜歡頂嘴,說了也不聽話,不喜歡和父母溝通,天天啥也不干就喜歡玩手機,這時候媽媽應該和孩子好好談談,心平氣和的說話,別罵人別嘮叨,說主題,告訴孩子什么年齡做什么事情,任何事情都不可以反著來,要把心思放在學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