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長太過寵溺孩子,不管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家長都會滿足,長時間下去,孩子會慢慢變得不講道理,越來越任性。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不要過于寵溺,要給他講明白十分對錯,引導他向正確的方向成長。那么孩子不道歉怎么教育?
孩子不道歉怎么教育
1、不要逼迫孩子道歉
當意識到自己做錯事或被告知自己做錯事時,雖然有些孩子表面上表現出不在意的樣子,但內心往往處于比較緊張、焦慮甚至害怕的負面情緒狀態里。這是他們需要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不要一味的逼著孩子道歉,這只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家長應該先安撫孩子,給孩子講清道理,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
2、讓孩子明白是非對錯
很多孩子有時候并不清楚自己錯在哪里,這時候家長需要在孩子冷靜下來后,與孩子一起回憶、分析事情發生的前因后果,讓孩子知道自己究竟錯在哪里,引導孩子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最后明確告訴孩子犯這個錯誤的后果和嚴重性,以及應該如何彌補等,再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當孩子能夠理解自己的行為和別人的感受之間的聯系時,向對方道歉就會成為一件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
3、告訴孩子道歉的重要性
道歉是一種良好的、負責任的品德,家長要讓孩子認識到道歉的真實意義,告訴孩子道歉不是對他的否定,也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同時向孩子傳遞這樣的信息:道歉是不論大人還是小孩子,在犯錯后都應該做的事情,并在孩子主動道歉后給予積極的表揚。
4、家長要以身作則
一些家長總是居高臨下地教訓孩子,自己卻從來不檢討自己的行為,一旦自己犯了錯,也不會主動向孩子道歉,孩子很容易向家長學習。所以,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平時犯錯后也要學會道歉,讓孩子明白道歉不是一件丟臉的事。
孩子不愿意道歉的原因
1、孩子不知道自己哪里錯了
孩子還太小,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是非判斷能力,無法預測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什么樣的后果。所以他們經常會說錯話、做錯事,而且不知道這件事是錯的還是對的,更不知道如何去改正錯誤。
2、害怕受到懲罰
一些孩子做錯事后害怕受懲罰,只好用撒謊或者拒不認錯來掩飾自己的過錯。
3、沒有人告訴孩子應該道歉
平時家長對孩子過于寵溺,太過偏袒自己的孩子,養成了孩子無法無天的性格,這也是造成孩子拒不認錯的原因。
4、孩子的自尊心比較強
有的孩子個性比較倔強、自尊心很強,因此雖然知道自己做錯事了也不愿承認,怕認錯后沒有面子、丟臉。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不要太過寵溺和偏袒孩子,過分的寵溺會讓孩子越來越任性,分不清楚是非對錯,不會關心別人的感受,我行我素,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會變得越來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