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叛逆期的表現有哪些?其實孩子進入了叛逆期之后,會有一些特殊的表現,這些表現在之前是沒有的,家長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的變化。
青春叛逆期的表現
1、喜歡和家長對著干
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最明顯的一點表現,那就是——和家長對著干。家長越讓孩子做什么,孩子就非不去做什么,就像是故意和家長作對一樣。
家長如果和孩子講道理,孩子根本不聽,要么扭頭就走,要么仍然我行我素。脾氣不好的家長會對孩子大吼大叫,希望讓孩子害怕自己,可最終發現這樣做根本不管用,孩子仍然不會聽話。
2、不服從管教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聽自己的話,但是處于叛逆期的孩子根本不會乖乖聽家長的話,比如孩子看了很長時間的動畫片,家長想讓孩子休息一會,但是孩子仍然要看,家長強行把電視關掉,孩子會自己打開,如果繼續不讓孩子看,孩子就放聲大哭、撒潑打滾。
家長管教孩子,孩子就像是沒聽到一樣,從這只耳朵進來,又從那只耳朵出去,起不到任何效果。
3、喜歡推卸責任
孩子在叛逆期會經常犯錯誤,而孩子犯了錯誤之后,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即使被家長逮個正著,但孩子還是會找一些理由來為自己開脫,孩子變得喜歡推卸責任,不想為自己的錯誤承擔后果。
而家長看到孩子這樣的舉動,會更加生氣,無法心平氣和去教育孩子,導致孩子變得更加叛逆,進入死循環當中。
青春叛逆期的原因
1、期望不切實際
現在的家長不免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他們往往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素質和能力,不太考慮他們的興趣、愛好,要求孩子接受自己煞費苦心設計好的藍圖,要他們去做一時還難以做到的事情,其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甚至一事無成,這種拔苗助長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對立情緒。
2、過于嚴厲損傷孩子自尊心
現在,有些家長還是滿腦子的“不打不成材”的觀念。認為“嚴”就是體罰,很少考慮孩子的自尊心,隨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處,甚至諷刺、挖苦,有時還要對孩子動武。
3、壓抑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探索心理特別強,世界對他們來說充滿神秘和驚奇,大人司空見慣,不以為然的事物,他們都要問問、玩玩、摸摸,有時就難免會闖禍。如果家長不了解他們的好奇心,認為這是胡鬧,不分青紅皂白地呵斥、打罵孩子,就很自然地會引起他們的不滿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