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高考各科的分數,換成相同的就可以。
一般來說,高考的分值是語文一百五十分,數學一百五十分,英語一百五十分,其他三科,不管是文科還是理科,都是三百分,總分是750分,如果一模分數和高考不同,那只要把他的滿分分值換算成相同的,然后再進行比較就可以了。
高三一模成績相當于高考多少分
根據我家孩子的情況,一摸600多點,高考610+。班里其他同學也多數是高考比一模多5—10分。當然,也有高考成績比一模低的。
學生高考的成績普遍比一模高。結果如何,主要看這兩個月復習狀態怎么樣了。
第一、心態要穩,堅持不懈。
越臨近高考,學生的心態差異越大。
有的學生煩躁不堪,不能安心學習,失眠,精神狀態不好;有的學生沒有信心,干脆放棄;有的心態穩定,堅持學習,白天爭分奪秒,晚上睡眠質量很好…
臨近高考最好的狀態就是:合理安排時間,認真做題聽課改錯,把精力放在怎么解決自己各科的疑難問題上,不要太糾結付出與收獲是否成正比上,沒到最后一刻,誰也說不好結果會是什么。
第二、保持優勢,加強劣勢。
優勢科目不能松懈,正常訓練。比如數學經常考130左右,跟著老師的步伐正常訓練就行。
劣勢科目不要放棄,加強訓練。比如,一個女生平時理綜180左右,英語120多,她的目標是上錄取線580左右的大學,她每天晚自習后做一套理綜卷,高考理綜230,總分590幾,如愿被心儀的學校錄取。
幾乎沒有提升空間的,可以暫時放棄。比如,英語一直50分左右,就不要花大氣力復習了。
第三、不要光埋頭苦學,多跟老師交流。
絕大多數學生,哪怕是學霸,也并不知道自己學習上所有的問題,但老師會看得很明白。老師主動指出學生的問題,其實效果不大。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是說,學生能主動思考自己的問題或者問老師,老師再有針對性地講解,這種情況下,效果最佳。
高考前要經過很多次考試,有時考的好一點,有時候考的差一些,每次都考的很好,不一定是好事,往往會讓學生缺乏對考試的理解和思考,偶爾一兩次考差一點,不一定是壞事,會讓學生更深刻的思考,總之,讓學生好好總結每次考試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最終總結出適合自己的一套考試方法,才是考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