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是比較多的,不僅要學不同時期的歷史事件,還要記住不同歷史事件的關聯人物,同時更要知道歷史事件造成的影響等等。除此之外,各個戰爭、條約、改革、作品等等這些歷史知識也要記住,因此,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就十分的關鍵。
高中八大歷史史觀是什么?
一、近代史觀
近代史觀認為人類歷史是實現由傳統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社會轉變的歷史,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經濟上的工業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學化、理論化;社會生活的現代化。
現代化是一場全方位的社會變革,其核心是經濟的工業化與政治的民化。因為現代化史觀具有全面性和根本性的特點,因此,用現代化史觀評價歷史更為實事求是。
二、全球史觀
全球史觀將人類社會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看待,它從世界歷史發展的整體性和統一-性來考察歷史,認為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是從分散向整體發展轉變的過程,并認為這一轉變開始于新航路的開辟。
三、文明史觀
從橫向看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從縱向看包括漁獵采集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手工工場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而一部人類發展的歷史,本質上是一部人類文明的演進史。
四、社會史觀
社會史觀認為人類歷,史不僅是政治、經濟、外交等大事件的歷史,更是與平民百姓息息相關的歷史,其核心是社會保障或社會福利及其相關問題。
五、革命史觀
革命史觀認為人類的歷史是通過不斷的斗爭來推動社會嚴謹的歷史,即從革命斗爭的需要出發,從革命者的立場與視野來研究和品評以往革命斗爭史中的事件與人物的史觀。
六、唯物史觀
是關于人類社會發展普遍規律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歷史觀。該史觀認為社會歷史的發展有其自身規律。
七、英雄史觀
認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創造作用,把個別杰出人物夸大為主宰歷史的唯心史觀。
八、生態史觀
從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角度分析問題。研究人類社會系統與自然的關系,總結經驗教訓,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協調發展。
高中歷史怎么學?
1、興趣至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覺得歷史很難,學習很苦,從而把學習歷史看做一件苦差事,那么,她就只能被動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不是主動的去學習歷史。其實學習歷史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試想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的燦爛文明,古今中外的一些英雄傳說,還有那些轟轟烈烈的歷史事件,這些難道不會讓人產生無限遐想嗎?
2、讀歷史教材
“讀歷史教材”需要讀目錄,引言,課文,插圖,材料,地圖,引文,注釋,思考題和大年事表等等。首先要在理解章節目錄及內在聯系的基礎上明確此章節講了什么問題,以及圍繞著這個問題講了哪些方面的內容。第二,聯系教材,分析、歸納每個方面講了什么問題,每點都包括哪些基礎知識,并且簡明扼要的文字表達出來。第三,就是找出書上的核心詞,關鍵語,明確哪些是必須要記住的,劃出來加強記憶。
3、課上專心聽講,課下認真記背
對于一些歷史年代要聯系上下文的內容來記憶。當你學到某個歷史事件的時候,首先要對歷史事件的背景有個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楚它的意義、作用和影響等等,做到理解記憶。多閱讀一些歷史課外書,除了能增長見識之外,還能幫助你理解歷史課文。
4、善于思考
高中歷史的學習是以記憶為基礎的,所以需要不斷的回顧以前所學的知識和對新的歷史知識進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不僅能增強記憶,還能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思考通過其他的渠道得到的歷史知識和教材所述的知識聯系起來,把知識弄清楚,這樣也算是時間的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