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基礎差的情況下,很多習題是完全看不懂,也無法進行思考的。因此,學生決心要在高三階段提高數學分數的第一步,一定要先花時間去整理過去兩年教材中的基礎知識點,然后找學習方法,及時補救。
高三數學基礎差怎么補救?
1、通讀教材。
把之前的教材都認認真真研究一遍,把數學的一個個公理、定義、定理整理到一個本子上,這些都是數學的基礎,加強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對我們的解題非常有幫助。越是深入的研究,就越覺得數學有無窮的魅力。
2、形成知識網絡。
學習數學要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由厚變薄,高中數學知識包括代數、立體幾何、解析幾何,其中代數分支較多,包括集合、函數、不等式、數列與極限、復數、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各章又可細分,于是形成了一個大的網絡。
3、總結實戰經驗。
數學就是一門把刷題練就到爐火純青的科目。老老實實的把數學課本上二等例題看一遍,練習題,復習題都看一遍。先把這些數學題都弄懂,錯的題反復看反復做。
可以說每次考試后,總有自己對于解題的體會,不妨定在一個本子上,通過這些總結,對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哪些地方嫻熟,哪些地方薄弱,然后對癥下藥。
4、回歸課本,注重基礎,重視預習。
回歸課本,自已先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把教材上的每一個例題、習題再做一遍,確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扎扎實實,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則不達。
5、提高課堂聽課效率,勤動手,多動腦。
高三的課只有兩種形式:復習課和評講課,到高三所有課都進入復習階段,通過復習,學生要能檢測出知道什么,哪些還不知道,哪些還不會,因此在復習課之前一定要有自已的思考,聽課的目的就明確了。
6、做好細節,梳理好課本。
如果你的基礎真的很差,那就一定要回歸課本,書本里的公式定理,尤其是公式定理的推導更需格外重視,另外基礎例題和它的解析,也一定要花費時間吃透,融會貫通。
如果說你現在做這些題目確實有些吃力的話,那說明你的基礎真的是不厚實。這個也無需太過著急,萬丈高樓從地起,從最基礎的入手,一章一節,一點一滴,逐個擊破,循序漸進,把基礎打好了再慢慢地往下進行。
高中數學的學習方法?
一、按照章節來看,根據考試大綱,熟悉掌握數學科整個的知識體系要點,有助于自己對所有的知識要點有一個總體的認知,不遺漏知識要點,內心明確自己的哪個知識點掌握得好,哪個知識點仍存在問題,并且在逐步進行的基礎知識學習中,進一步理解其中的每一個知識要點之間的內在聯系。
二、適量練習,鞏固強化,邊啃基礎邊做題。做題必須要有針對性,要去選擇哪些跟書本知識配套的單元章節練習題,對剛剛學過的知識要點內容進行系統性的練習檢查、查漏補缺。
但是數學基礎比較薄弱話,一定要選擇跟書本知識配套的練習題,而且在選擇時貴在于精,不要貪多,經典的習題集抓住一兩本,研習透徹即可。
三、做好書本習題,題題要過關。教材是學習的載體,甚至高考中所有題型都是課本習題的變式,雖然源于課本、高于課本,但都基礎于課本。因此書本題目都是精挑細選的經典題目,在逐題過關之后,對公式、定理及其解析的理解自然而然會上升到新的層級。
四、對于整理錯題、看錯題、做錯題,最重要的是兩點,一是解析,二是總結,不能僅僅就題論題,這也是不少學生常常忽視的兩個重要方面。通過看解析,從微觀層面對該題達到融會貫通、靈活運用;看總結,從宏觀層面對該類型的題目做到由此及彼、舉一反三。
所以,整理錯題、看錯題、做錯題,邊整理、邊看、邊做、邊突破,遇到的需要整理的錯題自然會越來越少,數學科成績的逐步提高自然也會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