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實際上是與初中數學脫節的,它更注重對概念、公式的理解與運用,難度不大卻難掌握,主要包括集合和命題、不等式、函數的基本性質、冪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比和三角函數,每一章的知識點概念性知識較多,并且推導公式較多,而且部分章節內容是相聯系的,比如函數的基本性質與指數函數、三角函數是相互聯系的;三角比是與三角函數是緊密聯系的,可能你一章知識點沒掌握住,后面章節就會越來越吃力,導致數學成績較差!那么該如何學習高一數學呢?
高一數學差怎么辦補上來:
第一步:概念+公式要扎實
高中數學不像初中數學,做大量的習題就可以掌握了,高中數學更偏向于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探究,然后通過做題加強自己的理解,它更注重解題思路和技巧的把握,但前提你需要扎實基本概念和數學公式!
比如學習高一數學第一章集合時,重點知識點就是集合的運算,你必須知道集合的概念和性質才懂它們的運算,不理解課本概念一味地做題是提升不了成績的,比如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你就得知道子集與真子集的關系,所以第一步我們要扎實基礎知識點和牢記公式和推理,你才能在數學學習中逐步提升成績!
第二步:做題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做題,尤其像數學,更是不可缺少的是做題,而做題不僅能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更能查漏補缺,但做題,我們不能盲目的做,會做題才重要!
(1)及時做課后習題,在高中每章節都有課后習題或老師布置的作業或與教學配套的試題,我們要及時去完成,這一點每位同學都應該能做到,但有一點要記住遇見不會的習題不要去看答案,而是要先翻閱課本看考查知識點,如果通過課本知識點還是不理解,那就把它記在錯題本上,做標記,問老師,這可以避開知識點的盲區!
(2)有自己一套習題,圖書館賣的參考書很多,可以買一套與課本同步的參考書,因為光學課本的知識點是完全滿足不了當下的考試,所以你必須有自己的一套課外參考書,可以利用中午時間或晚自習時間進行做題,有新型題或經典題都要記在錯題本上,遇見不會的就查資料問老師,這樣更便于掌握知識和運用!
兩種做題方式,第一種更側重于鞏固知識點和查漏補缺,第二種更側重加強知識點掌握和新題型的解法,主要開拓我們的視野和思維!
第三步:總結
學習總結在高中非常重要,主要體現在知識歸納總結和融會貫通上,一般學霸們的總結能力都非常強,他們喜歡舉一反三,畢竟像數學題太多了,但題型也就100多種,會做題型比會多做題更重要;另外一點就是融會貫通,像高一數學的函數章節直接決定著你后面冪函數、三角函數的學習,所以我們在學習總結下不得不下功夫!
1、錯題本的總結
數學最好的總結資料就是對錯題本的總結,錯題本是每位高中學生學習的習慣,每位老師也強調它的重要性,它不僅記錄錯題,更是記錄重點概念和公式及經典試題,比如在不等式章節中對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斷方式△=b^2-4ac,當△>0時,與x軸有兩個交點,說明有兩個根;當△=0時,與x軸有一個交點,說明有一個根;當△<0時,與x軸無交點,說明沒有根;如果能把這個知識點記住,那一類根的判斷題就迎刃而解了,可見錯題本的重要性!
2、階段性定期總結
階段性總結可設兩個時間點:15天和30天,主要以課本基礎知識點和試卷總結為主或單獨做一套試卷,看看哪些知識點沒掌握住,這樣便于查漏補缺,很好地解決了弱點知識點,避免造成知識點的遺漏!
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以“沉溺做題”不能自拔,往往忽略總結的重要性,結果題做不少,變換下數據依然做不對,所以在學習中定期總結不可少,學習查漏補缺,學習題型歸納,更要學會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比如2018年和2019年數學高考解答題選修題,一般都是出高一的不等式知識點,10分的題,難度一般,簡直是送分題,可依然很多同學得不了滿分,為什么呢?就是平常對這類題型不熟悉,考查知識點沒把握,在做題時總會考慮不全面;其實每年高考題有60%的題都是我們常交的題型,但我們卻無法做滿分,這就是我們平常注重“做題”而忽略總結的結果!
第四步:重點突破
對學習的課程、試卷和錯題本定期總結后,要列出自己不懂知識點或哪類題型依然搞不懂,此時更不能盲目去學習了,要學會重點突破,突破方法非常簡單,以課本為基礎再推演一遍知識點和公式,然后就“專題突破”,這種學習方法也是高三學習常用方法,效果快而準確!
比如函數的奇偶性和單調性我們不會,而這兩個知識點又是每年高考常考知識點,那么你就要先以課本知識點和公式為主,要知道偶函數的證明就是f(x)=f(-x),記住必須先從基礎知識點著手,好好的寫幾遍,看幾遍,然后就“專題突破”(圖書館都有類似的參考書),并且在做題時要以總結為主,注重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只要我們足夠認真去做了,就一定能掌握知識點,就怕明知道不會還不去找方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