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現如今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工具,不管是出行、購物,很多人都離不開手機,這讓很多未成年的孩子對手機充滿了好奇心,也想擁有自己的手機。作為家長,不能孩子要手機就給孩子準備手機,一定要正確引導孩子認識到手機的危害,盡可能不給年齡小的孩子單獨安排手機。
12歲該不該有手機
12歲的少年是不需要擁有手機的。一般來說12歲的少年是正處于六年級,或者是剛上初一。年紀還比較小,對手機沒有自控能力。加上視力發育沒有很完全,如果長時間擁有手機,控制不住自己長時間玩手機的話,會導致視力下降。
12歲的孩子自制能力是比較差的,應該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學習方面,而如果經常用手機,可能會影響學習孩子的生長發育。孩子有了手機就不會好好學習了,甚至為了玩手機就會不睡覺,天天熬夜對身體健康不好,因此,12歲的少年不需要擁有手機。
如果孩子真是要用手機的話,可以給他自己買功能較少的手機,最好只可以打電話和發短信,降低手機對孩子的影響。
12歲孩子玩手機的危害
1、玩手機對孩子的視力有很大的影響。因為手機的屏幕比較小,同時又因為它的亮度比較大,尤其是孩子在比較昏暗的地方玩兒,使得眼睛非常容易疲勞。
2、孩子在手機上無論是看動畫片或者是打游戲,花費過多的時間,都會使得孩子喪失掉做其他事情的時間。比如說學習的時間,比如說做戶外運動的時間,而學習和戶外運動,鍛煉身體都要比玩手機打游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3、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孩子長時間玩手機,就會使得孩子習慣了手機帶來的刺激,而對于一些循序漸進的東西就不適應了,而喪失了對其他東西的興趣,自然而然就不能夠保持專注力。
4、學習成績嚴重下滑。孩子沉迷手機,學習上不用心不專心,必然導致他學習成績迅速下降。長期以往下去,后患無窮。
12歲孩子沉迷手機怎么引導?父母正確的引導方法
1、不要一味禁止:心理學上的“禁果效應”意味著禁止或限制某些事物可能會增加其吸引力。因此,不應該簡單地禁止孩子使用手機,而是應該找到一種平衡,使孩子能夠適當使用手機而又不至于過分迷戀。
2、別把手機作為獎勵:不應該將手機作為一種激勵手段來促使孩子完成任務或學習。這種做法可能會導致孩子對手機形成更大的依賴。
3、和孩子一起建立規則:與孩子共同建立關于使用手機的具體規則和時間限制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幫助孩子理解為什么有時需要使用手機,以及在何時使用最為合適。
4、轉移孩子注意力:尋找其他有趣的、有益的活動來幫助孩子轉移對手機的關注度。這可以是戶外運動、閱讀、參與社交活動或其他創造性活動。
5、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親子關系好壞與孩子是否沉迷于手機緊密相關。因此,加強親子互動和高質量的陪伴對于糾正孩子對手機的依賴是有益的。
6、制定手機使用時間表:家長應與孩子協商一致,設定每日的手機使用時間表,并在家中執行這一協議。家長應以身作則,遵守約定的時間限制。
7、多帶孩子參與競技活動:通過參與競技性的體育活動、閱讀、棋類游戲和其他活動,可以幫助孩子發展積極的生活態度,減少對手機的依賴。
8、家長要多陪伴孩子:通過親子游戲、制作、家務勞動或共享其他家庭活動,家長可以增加與孩子的互動,從而有助于建立健康的手機使用習慣。
9、當孩子提出使用手機時:家長應該詢問孩子為何想要使用手機,并明確規定的使用時間和內容。如果孩子違反了這些規定,家長可以采用適當的措施來調整下次的使用時間。
10、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家長的行為會影響到孩子,因此家長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避免在孩子面前頻繁使用手機,以免無意中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