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典型表現有脾氣暴躁、反抗父母、人際關系糟糕等,此時,家長的正確引導對孩子的成長尤為重要,尤其是家長要理解孩子,教會孩子排解情緒。
14歲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1、焦慮。具體表現為缺乏自信、過于敏感、食欲低落、無端哭鬧。這類青少年對陌生環境反應敏感,擔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鬧不停,對尚未發生的情況,產生過分的關注,并伴有無根據的煩惱。
2、惡劣的人際關系。青少年的人際關系主要是指他們與父母、教師以及同伴之間的關系,從這些人際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心理健康狀態。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一般沒有融洽的人際關系,往往由于個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與人產生交流障礙。
3、攻擊性和叛逆。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青少年處在青春發育期,比較沖動,遇事不容冷靜,反正想著出事有家長扛著,做事不計后果。這類孩子整日東奔西跑,經常搞惡作劇,喜歡諷刺挖苦別人。
4、厭學。厭學是目前孩子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是學習差的孩子不愿學習,就連成績很好的孩子也有這種傾向。
5、嫉妒。嫉妒是對他人的優勢地位心中產生不愉快的情感。當別人比自已強時,孩子會表現出不悅、怨恨、憤怒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負感情。
14歲男孩脾氣暴躁易怒怎么辦
第一,家長要理解孩子非常時期的改變。作為家長要注意傾聽和關注孩子的感受,理解和體諒孩子。
第二,家長可以鼓勵和引導孩子多進行體育運動。像跑步、打球、唱歌可以讓孩子釋放自我,運動也可以使人快樂。
第三,運用恰當的方法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溝通。青春期的孩子們慢慢有了自己的秘密,通常把自己的東西鎖起來,有小想法藏在心里,甚至和家長有強烈的沖突。
第四,給予孩子應得的的信任。要給予他一定的權利、信任,一些事情可以讓他獨立去體驗。愛他就放他飛,他早晚要面對這個社會。
第五,教導情緒管理技巧。幫助孩子學會識別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教導他冷靜下來的方法,例如深呼吸、數數、離開壓力源。提供一些情緒調節的技巧,如運動、寫作、繪畫等,幫助他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來釋放負面情緒。
第六,培養適度的責任感。給予孩子適度的責任和自主權,讓他感到自己在家庭中起到重要的角色。分配一些家務或義務,讓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及時肯定他的努力和成就,以增強他的自尊和自信。
叛逆期孩子情緒多變,家長該如何與孩子溝通
1、屬于叛逆期的孩子,可能會出現與父母對抗的情況,此時家長需要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并且注意語氣平和,了解孩子自身的需求,多聽孩子的意見。
2、明確孩子的需求以及意見后,如果覺得孩子意見比較合理,可以幫助孩子實現想法。如果孩子意見或者需求不合理,需要與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確事情的嚴重性。
3、與孩子溝通要保持冷靜,以硬制硬是對叛逆孩子最失敗的教育方法,所以在和孩子溝通之前,急躁的父母,必需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靜。此外,和孩子溝通最好再孩子也冷靜時,再進行溝通,效果更好。
4、在溝通中多觀察,溝通有很多方式,父母如果一直沉浸在作為孩子爸媽而焦急擔憂的角色里溝通多少會偏離理智的方式,所以不妨先觀察下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存在什么問題,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叛逆問題,從不同角度和孩子作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