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初高中的孩子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手機,孩子擁有手機,不僅能夠方便與父母朋友的聯系,也可以查閱學習資料,豐富見識,但很多孩子也容易沉迷手機游戲無法自拔,最終耽誤學業,荒度青春。
16歲該不該有手機
16歲有手機是很正常的,現在的小孩子大部分都有一部屬于自己的手機,16歲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上初中或者上高中,只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和控制能力,并且可以通過手機來查詢一部分學習知識,有部分地區需要通過手機來上網課。所以16歲的孩子有手機也非常的正常。
手機為青少年提供了便捷的信息獲取和溝通方式,有助于他們的社交和學習。
然而,過度使用手機也可能導致沉迷、影響學習和生活,甚至引發心理健康問題。
因此,得到手機后的關鍵是如何正確使用它,家長和學校應提供引導和教育。
初中孩子要手機一般都用來干什么
1、跟家長聯系,大家都知道,如今很多初中生在剛剛上了初中之后他們就開始住校了,所以說他們在學校住校的那段時間,有的時候也是非常會想念他們的爸爸媽媽。于是他們就可以通過手機跟他們的家長聯系。
2、學習,大家都知道如今的智能機那是非常高大上的,在網上可以搜到各種各樣的學習的資料,所以說很多初中的班主任也是同意初中生家長給他們買一塊手機,為了讓他們更加方便學習。
3、攀比心理,如果說家長不給孩子買手機的話,他們一些學生可能在學校里都不用學習了,每天都會在攀比誰有誰沒有!對于那些有的可能沒什么影響,但是對于沒有的,他們可能心里有落差感!
4、好奇心,初中孩子一般在十三四歲的年紀,這個年紀對應的父母大部分是八零后,他們已經是受互聯網影響大的群體,可以說手機不離身。而且父母的時間大部分被手機占用,孩子肯定充滿了好奇心,對于手機的多媒體,游戲等容易被外部環境影響。
5、自我意識萌發,有了自己的思維模式,對于外界的環境,新事物充滿了好奇。如果周圍一旦有其他小孩在用手機,很容易出現攀比,從眾心理。
孩子沉迷手機,整天打游戲,作為家長該怎么辦
1、跟孩子“約法三章”:玩手機可以,但要約定時間和規則,一旦違反,要承擔違約責任。通過這種方法,沒有任何一方會輸,可以稱之為“沒有輸家”的沖突解決辦法。
2、家長自我反思,反思自己是不是常常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用手機玩游戲,刷視屏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工作回家應該多陪伴孩子,而不是玩手機。
3、告訴孩子手機有很多的用途不僅僅是玩游戲和刷視屏,告訴孩子手機是用來聯系家人和查資料幫助學習用的,發揮手機最大的有益價值。
4、設立獎懲機制。想糾正孩子玩游戲上癮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漸進慢慢來,比如可以慢慢減少孩子看手機的時間并嚴格按照約定時間執行,如果孩子做到了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獎勵;如果孩子仍然超時玩游戲,要懲罰他一下,以此為戒!
5、多培養孩子的廣泛興趣。讓孩子有事可忙,提升孩子應對新學期的學習機會,能讓孩子超越同班同學的一段重要經歷。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支持他做的喜歡的事,讓興趣動力超越手機游戲上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