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是叛逆的,這個問題每個家長都知道,面對叛逆也不至于把它當成是洪水猛獸,因為這個階段是孩子必然要經歷的,當然叛逆期也不完全是壞處,就看怎么進行引導了。
青春期孩子反鎖門不開怎么辦
1、找到情緒失控的原因
孩子在青春期任何情緒的由來,一般情況下都不是無緣無故的,作為我們家長,也就要學會幫助孩子找到那個失控的原因。這個原因很多種,可能是一因為青春期,可能是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可能是與老師之間的關系,甚至是家庭關系所致。
2、尋找最佳時機進行教育
當孩子在家反鎖門并有情緒的時候,那無論家長說什么,孩子都不能夠把他們的話聽進去。所以,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務必選擇其情緒穩定的時候,才能與孩子進行好好溝通。
3、家長要學會正面教育
有時候孩子在學校被老師批評回到家以后,家長會接著老師的批評進行再批評,雪上加霜的方式只會讓孩子走向情緒極端,也就會出現反鎖門的情況。所以,家長最好還是要學會用正面教育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引導。比如孩子上課說話,家長可以以好奇的方式與孩子探討上課說話這件事。
4、適當鼓勵孩子參與社會活動
由于現在孩子整天在家里與社會可能存在脫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孩子參與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增進社交,不要固步自封。同時針對孩子出現反鎖門的問題,家長也可以與孩子一起看電影,旅游,讓孩子逐漸放松身心,孩子的心情也是有所好轉的。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喜歡“關門”
關門是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識崛起的重要標志。在青春期出現關門現象,關的是邊界,關的是自主,關的是力量,關的是成長。當孩子一點點長大,他們的眼睛可以平視家長的時候,就期待家長把自己當成一個獨立的成熟的個體甚至“成年人”來對待。
他們渴望尊重、理解、公平,若家長還是用小時候“說教”、“嘮叨”的教育模式進行溝通會讓孩子厭煩,進而通過關門來保有自己的邊界和空間。
關門也是青春期孩子“閉鎖”心理的一種外在體現。青少年一半是兒童,一半是青年,他們正經歷著心理的“斷乳期”,又想擺脫父母的管控,又不得不依賴父母的幫助。這種矛盾和糾結會讓孩子不知道怎么和父母好好說話,也不太愿意向父母敞開心扉,因此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更容易把自己一個人關起來。
家長被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懟了該怎么辦
其實,我們和青春期的孩子交流,最好的方法是把他當成大人一樣。
比如最開始的那位媽媽,她問孩子“有什么提高成績的計劃”,這是個非常宏大的問題,就像我們的老板一上來問我們“下個季度你有什么提升業績的計劃”一樣。
設身處地想想,你能一上來就回答出令你老板滿意的答案嗎?你難道不會希望你的老板能給你一些實際性的方向、給你提供一些資源和支持嗎?
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反復告訴自己:“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則是一種教養。”
家里有叛逆期的孩子,家長無疑是要允許自己吃悶虧和示弱的,建議是:健康的親子關系,一定是彼此都給對方營造邊界感的,他/她可以出去玩兒、可以反鎖房門,可以不乖,但不能學壞。
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做他/她感興趣的事,盡量平等地、不要道德綁架地與孩子對話,比如“斷了經濟來源”和“打一頓”這樣的話。再有,家長在孩子面前,請放下手機,如果孩子回來總是看到捧著手機的父母,那你又有什么資格來阻止孩子打游戲、阻止孩子網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