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是每個小孩的天性,對待孩子要用一顆溫柔善良的心,而不是處處挑孩子的問題。針對孩子玩心重的問題,家長要保持耐心和細心,從一點一滴處改變孩子的行為,不能一促而就。
小孩玩心太重怎么引導
要創造一個積極的環境。
去到這位同事的家里可以看到各個角落里都有幾本書,更別說是孩子的房間和書房,都是孩子和家長相對感興趣的書籍,鼓勵孩子適當地發展興趣愛好,讓孩子敢于發言,有一個良好的溝通環境。
其次,家長的帶動作用也很重要。
家長以身作則,言出必行,遵守和孩子的約定。在家中可以較少使用電子商品,對電子產品沒有依賴感,自然而然孩子也會這樣才成長,像那位同事在假日的時候還會組織個家庭讀書會,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然后,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自律也就是遵紀守法,自我約束。不管是一個家庭、一個團體、一個群落,總是要有一些規矩、一些條條框框來進行約束。要讓孩子明白哪些是應該遵守的,哪些是底線。
在孩子出現耍賴、無理取鬧狀態的時候,要及時制止和講明,不能因為是小孩而放任不管。
最后,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
要相信他能夠自己做選擇,讓孩子對自己的選擇有一個執行的能力。對于孩子能夠自己負責的范圍內給他自由選擇的權力,而不是在自己的篩選下挑了一些事情讓他去做。只有孩子自己有意愿去執行,才能將事情做好。
孩子的自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這是一種習慣的培養,需要家長用心對待,用心澆灌自然能開出一朵美麗的花。
如何教育玩心重的孩子
1、父母把控孩子玩耍的度,孩子玩耍,對時間概念不是很注重,因為他們很簡單、單純。成年人有時間概念約束自己。作為父母應該做的就是把控孩子玩耍的度,也就是時間上需要進行管理,不要讓孩子盡興,父母也忘了時間,逐步培養孩子的時間概念。規定孩子學習和玩的時間,使其明白一個道理:“學習是根本任務,做事張馳有度”。
2、引導孩子合理分配時間,父母幫助引導孩子如何在生活和學習中分配好合理的時間,把學習和玩耍分開,制定作息時間表,培養孩子養成合理安排好好玩耍及生活和學習的時間,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3、以身作則轉移注意力,以身作則的做好表率,教育孩子并不是指使孩子需要這樣做,那樣做。聰明的家長會以身作則,親身示范,讓孩子明白怎么做是對的。引導孩子把玩耍的時間安排到運動、參觀博物館等有益于孩子拓展知識和視野的地方,玩耍的同時又學習了,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4、制定孩子的學習制度,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商討,制定雙方容易接收的規章制度。制度上要有獎罰措施,違反那一條就該處理,這對于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是件好事情。學習和玩耍都不會耽擱。在學校里,有規章制度,孩子能遵守;在家里同樣樣要有制度,否則孩子無所事事,要孩子收心的時候,就讓制度來起作用。
5、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往往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細心勸導,細心講解,往往會讓孩子記住一輩子,那么這里家長就很重要了,家長要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對孩子可以進行簡單的開導,或者是事情的示范演練等,讓孩子懂得貪玩可以,但是不要太過,如果過度的貪玩會有什么后果,有什么影響。給予孩子一個健康的心理,積極的去開導。
孩子玩心太重不肯學習怎么辦
孩子玩心比較重,要注重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
一是要讓孩子體會到學習中的樂趣,培養孩子的直接學習興趣,如果孩子學習有困難,家長可以給予一定的指導,當孩子不懂時,和孩子一起探討,讓孩子有成功的體驗,增強他學習的自信心,也讓他能體會到解決問題的快樂。
二是要讓孩子明確學習的目的,培養孩子的間接學習興趣,優秀家長的經驗證明,學習目的的教育應該聯系孩子的思想和實際,堅持耐心細致的正面教育,通過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把學習目的和生活目的聯系起來,這樣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家長既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直接興趣,激發其勤奮學習,更要通過學習目的的教育來提高孩子的間接興趣。
為孩子創立有利于學習興趣培養的外部環境
建議家長以身作則,熱愛學習,身教重于言教,若父母經常在孩子學習時,陪伴左右看書看報,孩子耳濡目染,也會對看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和孩子之間達成一個協議
每天他能保質保量完成多少作業,就獎勵他相應的時間玩,還有的家長是給孩子建立一個積分制度,比如孩子做好某一樣事情,將得到一個印花,累計幾個印花,就可以滿足他的一個愿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