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現象,平常在家溫順可愛,但是一到外面就變得膽小,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的性格并不是那么順遂人意,像自卑膽小、愛哭沒主見等,都讓家長十分頭疼。畢竟家長都希望孩子是自信、大方的。那么,小孩子膽子特別小應該怎么引導?
小孩子膽子特別小應該怎么引導
1、家長多鼓勵和陪伴孩子
對3-7歲的孩子來說,家長是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人,當孩子感到害怕的時候,或者膽怯的時候,家長不要為了讓孩子堅強或能表現自己而強行地把孩子推出去,應該先伸出雙臂保護孩子。父母的這些鼓勵才能給孩子信心和勇氣,消除孩子內心的恐懼,從而擁有更多的安全感。
2、家長不要過度溺愛
孩子的自信心一部分來自于日常的嘗試和經驗,比如第一次會自己穿衣服、第一次會做飯等等,都會讓孩子獲得成就感,從而樹立起自信心。如果家長對孩子過度溺愛,孩子缺少鍛煉的機會,出門就容易顯得自卑、膽小。
3、引導孩子多和同齡人交往
“膽量是在交往中鍛煉出來”,孩子特別需要與同齡人交往,這是孩子與家長的交往不能代替的。家長從小要為孩子提供與小伙伴交往的機會,到小朋友家串門、做客,與小伙伴一起玩等等。孩子學習最重要不全是知識,而是體驗社會化的過程。
4、培養和睦的家庭氛圍
孩子的性格往往受到家庭環境以及父母的影響。孩子膽子小,通常是缺乏自信心,應多鼓勵引導,陪伴孩子少批評否定,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5、適當為孩子創造展現自己的機會
許多家長從小便過分的疼愛和保護孩子,使其失去自我挑戰鍛煉的機會,日后遇到問題時變膽子小,缺乏獨立性。并多創造條件,如演講,比賽等,鼓勵表達自己,提高抗壓能力。
小孩子膽子特別小應該怎么引導,家長要明確認識到自己的教育責任,積極轉變自身的教育行為,為孩子營造出輕松、和睦的成長氛圍,多與孩子交流,對孩子多加肯定,幫助孩子增加些展現自己的“舞臺”,多和外邊的世界接觸,孩子的膽量一定會大起來的。